?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反酸、烧心、咳嗽等)
?核医学精确诊断精准治疗甲亢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不开刀快速出院
?生殖医学中心人工授精治疗不孕不育
导读
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医院。医院锐意进取,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提升诊疗水平,形成了自身的医疗优势。医院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外请专家到院手把手指导和派遣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开创了多个“黔西南州第一例”。
年,我们还成为贵州省第三家通过国家正式认证的,为黔西南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搭起了“3分钟出车、10分钟内心电图、分钟内转运PCI”的急救绿色通道,带动本地区大幅度提升了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诊疗技术的提升,让国家卫生计生委“90%常见多发病不出县的要求”得以实现。下面小医院各个科室年以来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吧。
1神经外科为患者切除颅内巨大肿瘤由偏瘫恢复独立行走
58岁女性患者郑某,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头痛五个多月,未予以重视,一个月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就诊于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右侧顶枕叶巨大肿瘤(5*4*3cm)。通过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等多科团队协作,手术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忠安主刀,神经外科副主任黎开谷、主治医师田景友配合。在显微镜下小心分离肿瘤边界,通过双极电凝反复灼烧肿瘤包膜,再给予电刀分块切除肿瘤组织,对于长进矢状窦部分肿瘤予以双极电凝处理,探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由偏瘫逐渐可自行行走,恢复良好。
2医务人员巧手解除患者十年痛苦41岁的杨某十年前就出现了严重的反酸、烧心、打嗝,用他的话说,“每次发病,他都感觉频临崩溃,一打嗝胃里面的食物全部涌上来,那种难受很难形容。”杨某来到消化内科做了检查,季锋博士看了杨某的检查结果后,明确告诉杨某患了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同时有食管裂孔疝,必须行胃底折叠术治疗。11月3日,折叠手术如期进行,取得圆满成功。手术刚结束,杨某的症状就明显好转。他兴奋地对笔者表示:“真的没想到,太神奇了,如果我能早一点重视治疗,就不会遭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3神经外科引进无框架微创穿刺引流技术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65岁昏迷患者刘某,经CT确诊为脑出血,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手术耐受性差,医院神经外科建议采用无框架定位钻孔软管通道血肿碎吸术。
患者术后第二天
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65岁昏迷患者刘某,经CT确诊为脑出血,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手术耐受性差,医院神经外科建议采用无框架定位钻孔软管通道血肿碎吸术。术后第二日,患者便醒来与家属正常交流,肢体偏瘫情况好转。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历时百年,已从有框架脑立体定向迈向无框架脑立体定向阶段,医院神经外科内镜团队,引入神经内镜,通过无框架立体定位钻孔软管通道血肿碎吸术,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获得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
4华永飞教授带领普外科完成胆总管下端癌根治性切除术
医院普外科在对口帮扶单医院华永飞教授的指导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胆总管下端癌根治性切除术。由于胆总管部位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许多医生只能望而却步。但是,胆总管下端占位只有彻底手术切除,才能给患者提供唯一可能治愈的机会。面对如此高难度的病例,面对家属焦急的心情,面对病人渴望的求生眼神,华永飞教授和刘祥尧副院长带领医务人员认真研究患者的病情,并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在华永飞教授的带领下,普外科已经为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等多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为生命创造了奇迹。
华永飞教授和刘祥尧副院长与患者合影
5复杂髋关节重建让老人13年后终于行动自如
骨科二病区收治了一位64岁的老年患者梁某,在13年前因受伤导致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从一开始放置钢板固定骨折,到感染后取出最开始放置的钢板,又到出现手术区域的慢性感染,一共反复动了3次手术。这13年来他右下肢一直不能活动,右腿反复感染、肿胀、全身发热,情绪极差。医院求医,但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次手术
经过医院骨科二病区专家多次会诊后,陈春主任医师带领关节外科医护团队,为患者梁某制定了详细的分期手术计划,彻底清创、自制负载抗生素骨水泥“钢板”固定,把手术部位总出现感染的顽疾问题控制了,经过3个月恢复期后,选择在最近又做第二次复杂髋关节重建手术,解决了患者长期的病痛,同时也恢复了髋关节功能。
第二次手术
髋关节重建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关节外科技术理念从解剖重建到功能重建,实现了质的跨越。
63D打印真奇妙罕见畸形矫形好
年纪轻轻,左前臂骨因8次跌倒骨折后选择保守治疗而致严重畸形!幸运的是,在医院矫形关节、运动医学、小儿骨科医师努力下,患者严重畸形的前臂得到矫正。
患者自述有8次左前臂骨折病史,而且均为同一处,导致左前臂逐渐畸形,功能活动严重受限,患者四处求医,但毫无改善。在贵州省大型义诊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春接诊后,立刻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问询及体格检查,收治入院,召集了科室的医师进行了病例讨论,为患者拟定了初步的诊疗计划,用3D建模三维打印技术为患者进行术前讨论,通过3D模型,确保手术入路,截骨手术方案的计划,植入物的尺寸正确,预先模拟截骨矫形固定,以便实际手术时提高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于年9月22日在全麻下,经过2小时的手术时间顺利完成左臂畸形截骨矫形并取髂骨植骨术。
7普外科成功开展黔西南州首例胆囊癌根治术
医院普通外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生华永飞的指导下,成功实施了黔西南州首例标准化的胆囊癌根治术。患者马某在十天前突然感到腹部疼痛,家属带着马某到医院普外科就诊,经过B超和CT检查后发现马某的胆囊里长了肿瘤,疑似胆囊癌,所幸的是经评估马某的病情属于早期,是可以通过手术提高治愈率。经过7个小时的努力,顺利为马某完成了手术。目前,患者已恢复出院。据刘祥尧副院长介绍,胆囊癌恶性程度很高,比肝癌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更低。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手段,但手术难度高,操作复杂,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目前只在国内大的医疗中心开展了该类手术。
患者和刘祥尧副院长、尹兴亮副主任合影
8妇科首次运用超声介入成功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
医院妇科首次运用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术成功医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19岁的孕妇张某(化名)因腹部疼痛10小时来到医院,张某已怀孕27周,因担心肚子里的宝宝有意外,便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妇科就诊,考虑张某患了“早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周婷婷主任决定对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抽液术,术后患者表示已无明显腹痛症状。穿刺抽液术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并保证了妊娠正常运行和保住了患者的侧附件。
9普通外科在腹腔镜下成功为患者进行肝癌切除术
近日,医院普通外科在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华永飞的指导下,成功为一肝癌患者实施了黔西南州首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术。
51岁的患者罗某,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肝癌。肝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5大恶性肿瘤之一,被喻为“癌中之王”,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及时的手术治疗是对提高肝癌患者的治愈率尤为关键。据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血运非常丰富,就像积了血的海绵,很容易出血,腹腔镜下控制出血极为困难,尤其肝恶性肿瘤实施腹腔镜切除手术难度极大、风险高,是高难度手术之一。
经过术前评估、手术设计和周密的术前准备,在华永飞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医师刘祥尧以及普通外科团队顺利完成了肝癌的切除。通过腹部切口完整取出肿瘤(大小约9cm*9cm*8cm),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仅在重症医学科观察了一天便转入了普通病房。
以往,普通外科对于较大的肿瘤实施的都是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因此不可避免的导致患者术后痛苦明显,并发症多,恢复较慢。此次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是黔西南州第一例,成功开展这例精细手术也标志着医院普通外科的腹腔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0肿瘤科开展宫颈癌后装放射治疗技术
年9月13日,医院肿瘤放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黔西南州首例宫颈癌后装放射治疗技术,为全市乃至全州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患者张某(化名),到医院妇科就诊,经过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患上了宫颈癌Ⅱ期,因无手术机会,患者转到医院肿瘤科进行放疗,肿瘤科封江平主任和王靖副主任进行了认真的病例讨论,决医院专家来院指导,给患者实施宫颈癌后装放射治疗。该技术的特点是放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得到高剂量的照射,而周围的正常组织受量较低,从而提高宫颈癌治愈率。治疗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无不适。
11骨科二病区继断指再造后新突破——手指修饰性再造年8月17日在骨科副主任兼手足显微外科副主任苏忠林的主持下,骨科二病区为食指末节缺失患者进行了手指修饰性再造术,也是黔西南州第1例。
苏忠林副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据悉,患者李某,在一次事故中不慎将右食指损伤,在医院骨科二病区进行了一期行残端修整,术后食指末节缺失。由于损伤处的缺失,认为影响美观及功能,对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不自信。患者经多方咨询、对比后,再次选择医院骨科二病区进行手指修饰性再造手术。8月17日,在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配合下,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患者非常满意,重新恢复了健康乐观的心态。
12脊柱外科挑战最薄脊柱椎弓根成功为一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矫正畸形
患儿琴琴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畸形,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上胸弯、主胸弯为结构性弯曲,主胸弯角度80°僵硬,CT发现患儿胸腰椎的椎弓根大多数菲薄,宽度仅为0.2~0.4cm之间,只有椎弓根螺钉直径的1/3~1/2,置钉难度系数大且危险,若稍有偏差,要么置钉偏外失败,要么置钉偏内,就有可能损伤脊髓,造成瘫痪,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
李江龙主任立即组织刘继波副主任等进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为患者进行后路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中李江龙主任与周鹏副主任医师凭借各种脊柱矫形手术的经验,对每一颗螺钉的置入都小心翼翼,手术很成功,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及其家属都非常满意。目前医院能够独立开展这项手术,医院脊柱外科已经成功开展了50余例此类手术。
13多科室紧密协作,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转危为安
27岁的孕妇小张(化名),7年前剖宫产1次,此次在怀孕38周时,做彩超发现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风险极大。遂到医院待产就诊,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且胎盘与膀胱关系密切,患者极易发生凶险性大出血,危及生命。面对这样的高危孕妇,医院产科组织了包括妇科、泌尿外科、手术室、输血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多次会诊讨论,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通过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成功分娩出一名约克重的女婴。
术中,孕妇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右侧壁包绕至前壁,并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胎盘已完全植入子宫下段前壁,并与膀胱无法分离,胎盘血管极度充盈扩张。在剥离胎盘的过程中膀胱后壁裂伤,产科立即请泌尿外科医生上台手术修补膀胱。在此过程中,患者子宫前壁胎盘植入部位出血凶猛。紧急情况下,医院启动了院级、市级、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应急响应。产科主任潘明珍和产科副主任郭玲立刻为产妇进行子宫切除术。由于无法完全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膀胱后壁持续出血,立即请妇科周婷婷主任上台会诊行双侧骼内动脉结扎术,结扎后胎盘植入部位终于止住出血,保住了产妇性命。
此次危重孕妇的成功救治,医院多学科的技术支撑和密切合作,各科室之间精诚合作的精神风貌也医院专家们的好评。也进一步提高了医院作为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综合实力。
14骨科一病区应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
患者许某,男,39岁,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疼痛向四肢及胸背部放射,伴四肢麻木就诊于医院骨科一病区。李江龙主任详细检查后,考虑由寰枢关节不稳所致。
因寰枢椎自身解剖因素,手术必须要求精准置钉,手术难度大,如置钉稍有偏差,可造成脊髓及椎动脉损伤,后果极为严重。经行颈椎CT三维重建,医师发现该患者寰枢椎存在畸形、解剖关系絮乱,血管畸形、寰椎旋转倾斜、不对称,这些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李江龙主任决定应用3D打印技术,通过数据模拟打印出寰枢椎,在术前全面掌握寰枢椎情况,并制定手术计划。术前,任厚相医师将患者前期多角度的CT数据处理后通过3D打印技术为患者制作了1:1的寰枢椎三维模型,立体、精确的显示了寰枢椎的解剖结构。然后,李江龙主任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设计好置钉点及角度。术中按术前设计好的置钉点及角度进行了置钉,手术顺利进行,实现了精准置钉,并大大的缩短了置钉时间,术后复查患者X片及CT显示置钉位置精准,患者恢复良好。
15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即刻下床活动成为现实
63岁老人马某,2年前出现膝关节疼痛,于年5月22日就诊医院,确诊是“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于5月23医院实施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即刻下地并步行回到病房。
马某入院后,医院陈春副院长带领麻醉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协助团队,对马某的身体营养状况及手术风险进行了仔细分析和评估,又会同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探讨。为马某精心制订了详细的手术、麻醉、护理、康复方案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预案等。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后,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历经1小时,成功为患者马某实施了关节置换手术。
此次在贵州省内率先成功开展患者术后能即刻下地活动的关节置换手术,标志着医院外科技术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6医院开展贵州省首例杂交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患者李某,因近一个月来左髋部疼痛,左下肢无力到医院就诊,经过辅助检查后确诊为“股骨头坏死Ⅱ期”。年4月22日,骨科主任医师、副院长陈春带领介入科主任陈明、骨科医师王明俊为患者进行了全省首例杂交保髋手术。
该手术由旋股内、外侧动脉超选择造影、溶栓治疗+左侧股骨头钻孔减压、自体干细胞移植五项术式组成,此次手术包含干细胞移植和杂交手术这类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技术,也是目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患者经治疗后减轻疼痛、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形态,延迟髋关节置换的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得以保留,远离残废的威胁。该手术实现了黔西南州和贵州省内该项手术的“零突破”,为黔西南州群众带来了健康的福音。
17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血栓抽吸术
近日,一位因胸痛24小时的43岁男性患者自行就诊医院门诊,作心电图明确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冠脉造影示:右冠脉近段大量血栓形成,前向血流缓慢。医院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冠脉内血栓抽吸,反复多次抽吸出大量血栓,最终成功行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治疗,前向血流恢复正常。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已经成功规范开展多例冠脉内血栓抽吸病例,均取得明显疗效。
18消化内科与内窥镜科合作开展内镜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
近日,医院消化内科与内窥镜科合作,成功为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施行了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梁某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病情平稳,次日在消化内科与内窥镜科合作下为患者行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术,手术成功,术后患者病情平稳。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病症,此类疾病为多发,起病急,出血凶险,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死亡率较高。若采取内镜下套扎手术及硬化治疗则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能明显缩短病人住院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等优点。过去,由于我州尚不具备内镜下治疗该疾病的技术手段,患者只能跋涉千里到外就医,现在医院消化内科、内窥镜室已能独立开展此项手术,为广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带来了福音,解决了患者看病远的难题。
19介入科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年1月23日,医院介入科独立完成一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填补了黔西南州内此种手术的空白。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腔内介入修复技术丰富了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手术的创伤性减小,安全性增加。
过去,由于我州尚不具备治疗该疾病的技术手段,患者只能等待专家前来手术,或跋涉千里到外就医。现在,医院介入科陈明副主任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已能独立开展此项手术,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福音,解决了患者看病远的难题。
策划:兴医宣传科
文:宣传科
编辑:宣传科霍薇
已搬迁科室一览表
科室
现地址
影像科
医技楼3-5层
二门诊收费室、药房
门诊综合楼1层
二门诊诊室
门诊综合楼1-2层
中医科
门诊综合楼16层
肿瘤一病区(含血液科)
门诊综合楼5层、9层
心血管内科
门诊综合楼11层
消化内科
门诊综合楼7层
康复医学科
门诊综合楼14-15层
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
医技楼5层、6层、7层
矫形关节运动医学小儿骨科
门诊综合楼17层
口腔二科、二门诊阶梯教室
门诊综合楼2层、门诊综合楼17层
核医学科
医技楼-1层
营养科
门诊综合楼14层
呼吸内科
门诊综合楼12层
体检中心
医技楼8层
神经内科
门诊综合楼10层
血透室
门诊综合楼3层
肾病风湿科
门诊综合楼4层
内分泌代谢病科
门诊综合楼8层
眼科(含一门诊诊室)
门诊综合楼13层、14层
新门诊综合楼一、二层专科诊室分布
楼层
所含诊室
一层
脊柱外科门诊(骨一)、创伤骨科门诊(骨二)、手足外科烧伤整形门诊(骨三)、矫形关节运动医学小儿骨科门诊(骨四)、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门诊、心胸外科(甲状腺、乳腺)门诊、泌尿外科门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肿瘤科门诊、血液科门诊、普通外科(肝胆、胃肠、肛肠)门诊、法医门诊、消化内科门诊、呼吸内科门诊、心血管内科门诊、肾病风湿门诊、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门诊、骨质疏松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儿科门诊、临床药事咨询门诊。挂号收费大厅、自助缴费区、中药房、西药房。
二层
产科门诊、产科专家门诊、遗传咨询门诊、产前筛查中心、孕妇学校,妇科门诊、妇科专家门诊,中医门诊、口腔科门诊、皮肤科门诊、耳鼻喉科门诊、疼痛门诊、麻醉门诊、发热呼吸门诊、肺结核门诊、肠道门诊。
为方便广大市民通过手机APP、、支付宝服务窗等途径使用我院“掌上就医”预约挂号系统,减少排队候诊时间。现住院部片区免费WIFI已全面开通,欢迎大家踊跃试用。
wifi名称:
乳腺疾病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地点:医院住院部由乳腺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匡真真座诊。“贵州省乳腺疾病治疗首席专家”毛大华教授及团队成员倾力支持,不定期到医院指导。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传染吗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