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如果放在前几年,我根本就不会去做手术,生活太灰暗了,如果不是两个娃乖巧懂事,我都不知道……”在坪东街道办南兴社区一套三人户的新房子里,记者一行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林培丽,右腿刚刚做完手术的她看上去恢复得不错,笑吟吟的样子,让人无法把眼前的她和她曾经遭遇的不幸联系起来。
正逢周一,孩子们都去上学了,我们到林培丽家时,家里就她一个人。一眼望去,客厅里的一切井井有条,柜子上的各式物品摆放得十分整齐,小桌上铺上了漂亮的桌布,布置很是温馨,屋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主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林培丽说,在从普安搬到兴义来之前,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只有苦难和不幸,从来没有想过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社区工作人员到林培丽家中走访。
年一次意外,让林培丽的腰椎严重受损,虽然经过多次治疗,还是引起了双足足下垂和足外翻,林培丽的生活从那时起,再也离不开轮椅,她的天,暗了。两个孩子先后降临是那些日子里唯一能让林培丽感到高兴的事。受伤之后,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到了林培丽丈夫一个人的身上。也许是家境本就不富裕,也许是孩子出生后负担更重了,原本就不是本地人的丈夫不堪重负,丢下妻儿离开了普安,再也没有音讯。“当时娃才刚会走路”,林培丽不敢相信连她唯一安慰的小家庭也没了。
“我这种情况,什么事都不能做,赚不了钱,还要人照顾,对于同样是农村人的他也是一种负担吧。”说起丈夫的狠心离开,林培丽的眼泪忍不住掉了出来,她迅速将脸上的泪水拭干,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不说了,都那么多年了。”
“老家在普安县盘水镇高兴村,环境不好。年轻的时候我出去打工就是想着能有一天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说起这些年的生活,林培丽几次哽咽。不能离开轮椅,没有收入,家也没了,林培丽带着孩子挤进了母亲居住的仅有60平米的破祖屋。“老家的房子只有一个小小的睡房,床也小,就打地铺。”三代人就这么挤在那个小房间里,一睡就是好几年。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林培丽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但是看着母亲和孩子,她又一次次悄悄地把眼泪抹干。领着政府救助的资金,靠着母亲和姐姐的照顾,最艰难的日子林培丽咬咬牙还是挺过来了。
母亲的房子虽然是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家,但是对于林培丽来说,已经嫁了人,自己的就该有一个独立的家,打扰母亲、还需要她的照顾让林培丽一直觉得是寄人篱下。“能有自己的家都是奢望,哪里想到还是在兴义有了自己的房子。”搬到南兴社区的那一天,林培丽搂着孩子们高兴得差点哭出来,有家了!“我的天,又亮了”。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孩子读书也问题也解决了,“娃读书基本上都是政府承担的费用,我没花什么钱”,林培丽说,现在的日子真的就像做梦一样,生活变得多彩起来。
四月的阳光照得人暖暖的。天亮了,林培丽也有了关于自己的新规划,她打算到社区推荐的工厂去上班。“其他的做不了,手工艺我是可以做的嘛”,林培丽自信地说。年前因为小意外林培丽的双腿需要再次手术,“还有一条腿要手术,手术好了我就要去上班”,一边和记者聊着,林培丽一边转过头去询问与记者一同前来的社区工作人员意见,看工作人员点头赞同,林培丽开心地笑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