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文化兴义世纪名校兴义一中下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20-10-31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任性者随意!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介绍了兴义一中的悠久历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义一中按照教育部要求抓好教育工作的同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他们提出的是什么理念?又是如何去践行的呢?

长期以来,总有人把兴义一中误认为是兴义市第一中学。其实,兴义一中的全称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第一中学”,是由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直管的学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批重点中学,是贵州省一类示范性高中。

透过兴义一中厚重的历史,完全可以说,兴义一中的教育史就是整个黔西南教育发展的缩影,其历史与全州教育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学校更名为黔西南州兴义一中,年挂牌黔西南州民族高中。

虽是百年老校,但兴义一中并未龙钟老态,而是老树新枝,更显其精神。清晨走进一中校园,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学生单个或三两个在路灯下借光早读,老师创新方法尽心授课,校园里充满勃勃生机。特别有趣的是,学校课间操时,几千名学生同时打起了太极拳,这在普通高中是非常少见的。同时,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活动中,立足本土民族文化,开展了千人布依竹鼓舞、千人苗族板凳舞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主持人:黄校长您好!我们都知道这个兴义一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坎坷。那么,我想请问您,您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困难,扭转这个局面,并且使一中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呢?

兴义一中校长黄利君:

应该讲,我们确实正如你所说,一中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首先,应该讲,我们还是依靠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那么在这个教学条件的改善上,特别是硬件条件改善,做(下)了很多功夫。那么,经过七年多将近八年的努力,彻底改变兴义一中的硬件办学条件。所以,现在正如你们所看到的现在的兴义一中,是一个功能设施设备完善的现代化、花园式的这么一个新的兴义一中。

第二个方面,那么我们主要就是在软件建设上,也是进行了十来年的努力,因为在我们受挫折的那一段时间,师资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大量流失,也走了一批名师。学校的声誉,教育教学质量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就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核心,第一是不断的引进人才。第二个,就是对引进的人才,来进行这个多方位的全面的培养。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特级教师有17位,那么名师包括州级以上的骨干,我们现在是有60多位。你看一个是硬件条件改善,一个软件上改善,特别是师资队伍得到加强的条件下,现在我们兴义一中又恢复过来了。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是兴义一中“复兴之路”。

下一步,我想我们也会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特别是我们年申办省的一类示范性高中之后,我们将按照省的一类示范性高中的要求,还有下一步就是国家新高考,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兴义一中的改革,进一步推动兴义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让全州老百姓对我们更加放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改革,就会一潭死水,止步不前。唯有改革,才会乘风破浪,取得成功。但改革之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时常伴有阻力,甚至阵痛。那么一中在教学改革中,是怎么样的呢?

一中教务处副主任、高三班年级组长谢博:

兴义一中课堂改革,是届高一学生从年秋季入学开始。课堂改革主要是“双主体互动式的,三阶段六环节”的课程改革。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跟教学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课前必须先自主预习,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的)预习情况来确定,这一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的)课程预习量很大,感觉阻力很大。教师这个上课备课的难度增加,也带来了阻力。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不适应,学生也不适应,教师更不适应。

谢博说,课改开始之初,有家长向学校反映,以前教师手把手教学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时都感觉困难。现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大量时间拿给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更加困难了。很多家长到学校反映,说这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得打个问号。

为解决来自学生、家长、老师几方面的阻力,学校在组织大量培训的基础上,设法与家长和授课老师做了大量交流、沟通和互动。同时,培训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经过高一年级上学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实践),课堂改革的这一理念,基本被学生、家长、老师接受,改革初见成效。

改革试行三年来,最明显的就是年的高考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届考生中,有一个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另一个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更重要的是,兴义一中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群体综合素质同样得以全面提升,许多学生已养成了敢说敢做,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一中教务处副主任、省级骨干教师刘克良: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所以我们年高考教学质量成果,最能体现我们近年来的改革效果,届的高三学生是我校推行”三阶段六环节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改革以来的最完整的一届.这届学生我们总共有位同学参加高考人上一本线、一本上线率达74%,比年的66%上升了八个百分点,其中我们有一位同学叫王文潇同学,他进校的时候中考分数只有分,其中还包含五十多分的体育分,最后高考分数是分被北京大学录取。还有我们届高23班和24班一本上线率%。

兴义一中学生王磊磊

关于这次课改的最大感受就是,它就是一个自主,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最大一个特点。自主就是学生自己学自己教,然后学生自己学,先通过课前预习、全方位的了解知识之后;学生自己教就是小组内自己交流学习,大家各自分享自己所得的知识,然后还有一个学生教老师。就是老师会去问学生这节课得到了什么,然后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就可以让老师也获得更多启发;然后最后才是老师教学生,老师通过自己本来就对知识很深的理解,再加上大家一起的共同智慧,最后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好的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就传授给大家。这就是今天的很好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模式学习下面,我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性就更加强,然后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更加深;然后也是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拓展更多的知识。

兴义一中学生汪漫漫

我认为这个传统课改,但给我的最大感受从前的学生,一般扮演的是这个学习的角色;课改以后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讨论这个环节,从原本的老师单一的讲授,然后变成学生自主讨论;然后从老师单一的讲授,就转变为学生和老师双向性的互动,老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个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了,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以及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近几年来,兴义一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勤慎笃敬”的校训和“为学生一生的成功奠基,让教职工享受教育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业素养、基本的国际交往素养”为学生培养目标,构建了“面向社会、自主发展、诚信求实”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乐学、善思、自主、善问”的良好学风和“传承创新、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了“教学设施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学校办学特色化”的办学目标。

同时,学校始终坚持大教育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管理治校、名师扬校、科研兴校战略;坚持改革,构建特色管理体系;继承弘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负重前行、默默奉献”的兴义一中精神,奋力建设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书院文化加少数民族文化,再加现代科学文化的特色学校文化,复兴兴义一中文化教育品牌,为把兴义一中办成黔滇桂区域性特色名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过改革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而且更加活泼勤学。没有“满堂灌”,没有“填鸭式”,周末让学生在校自主安排学习,定时不定时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这些,并未占用学习时间,更没有影响学生成绩。相反,今年兴义一中高考再次刷新纪录,一本上线人,一二本上线人,一二本升学率达到99.3%,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连续六年在全州位列第一。这,就是百年老校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6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