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余姚人都心系的兴义望谟现在发展如何记者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21-4-29

按照中央对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年起余姚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年4月,余姚市又与兴义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兴义、望谟,这两个倾注了余姚人满满情意的地方,现在发展得怎么样?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吗?

《望谟的“余姚楼”》徐渭明摄

余姚采访团探访兴义、望谟两地,

踏上东西部对口帮扶、

扶贫协作的“兴望”之路!

请大家跟随采访团的镜头和文字,

共同感受“姚望相助、余兴携手”成果!

《扶贫路上》徐渭明摄

点击下面链接

看看一线记者发回的滚动播报↓

滚动播报‖跟着雯雯探访“兴望”之路

“甬优”稻香飘千里

金秋十月,正是稻香鱼肥庆丰收的时节。10月10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福村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示范区里,村民们正趁着天气晴好,忙着翻晒收割回来的稻谷。这些丰收的稻谷中,其中一部分来自于今年我市向当地无偿提供的“甬优”“甬优”优良稻种。

陈则宏摄

兴义一直是贵州省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之一。作为与兴义对口协作的城市,今年3月底,我市向兴义提供“甬优”“甬优”优良稻种进行试种,从播种、育苗到移栽,我市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据悉,随着试种的成功,接下来当地将推广连片种植这两个品种的优质水稻。

陈则宏摄三角梅盛放协作花

10月11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镇平寨村的三角梅育苗和示范基地,大片大片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工人们在花海中忙着浇水、施肥、修剪。“前段时间我们基地收到一份来自余姚的大订单,目前正抓紧时间准备。”兴义市黔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大炜说,三角梅的销售很顺利,这也要得益于余姚市的帮扶。

陈则宏摄

三角梅被誉为黔西南州州花、兴义市市花。年4月,我市与兴义市建立了东西部结对协作关系。在我市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三角梅育苗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被纳入余姚、兴义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申报项目,争取到帮扶资金万元,开展三角梅种质圃母本园、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大棚建设,并利用我市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优势帮助解决当地三角梅产业发展中经营分散、规模较小等问题,扩大了种植规模。

陈则宏摄

“脱贫鸭”给我们带来新希望!

10月12日下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按照“1(党建)+X”帮扶模式,村党支部书记韦小华陪同望谟县政府办副主任、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明(挂职)调研建档立卡贫困户,询问番鸭的养殖情况。

陈则宏摄

走在村里,记者发现,不少村民家中都圈养着番鸭。韦小华说,“这些都是6月份余姚市阳明街道西街村送来的只‘脱贫鸭’,我们村里将这些番鸭分发给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为他们增加收入来源。”

陈则宏摄“这些番鸭好好养,争取卖个好价钱,马上又有新的鸭苗要来了!”韦小华一边给村民打气,一边欣喜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刚接到西街村党总支书记孙建权的电话,询问番鸭养殖情况,还带来一个好消息,第二批鸭苗也要送过来了,希望村里抓紧落实养殖场地和养殖户。“阳明街道西街村对接我们边王村,在方方面面大力帮扶我们,我们一定如期脱贫!”陈则宏摄扩大规模助力脱贫

10月12日,在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的贵州牛犇谷实业养殖场,工人正在给养殖的牛饲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我市阳明街道西街村出资20万元帮助扩大该公司养殖基地,并定期派养殖技术人员前往指导,帮助拓宽销路,该养殖场扩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

陈则宏摄

“老师要做学生人生中的‘贵人’”

“我们要教育脱贫拔穷根,汇聚力量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刘秀祥工作室”一项重要的德育工作,10月13日,工作室主持人、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来到望谟县第六中学,为全校多名学生及多名教职工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励志演讲。

陈则宏摄

“刘秀祥工作室”是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在考察望谟,与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秀祥交流后,指示宁波市和黔西南州有关部门,两地以刘秀祥为依托共建的工作室。

今年6月,我市总投资86万元,帮助建设“刘秀祥工作室”,刘秀祥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在余姚和望谟两地相关部门的协作下,今年9月开始运作,目前已累计开展全国公益励志演讲1多场,听众约万于人次,牵线资助贫困学生0余人,年共筹集到学生奖助学金万元。

陈则宏摄

“老师要做学生人生中的“贵人”,我们工作室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通过老师去培养更多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助力教育脱贫拔穷根。”刘秀祥说。

“青柠檬树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10月15日上午,云雾萦绕在雨后秋山,空气中飘逸着柠檬花甜丝丝的味道,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蔗香镇北盘江边的坡地上,几位布依族姑娘正采收青柠檬,他们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艳丽。

陈则宏摄

“我们这个东西部扶贫协作青柠檬产业基地,种了多亩的青柠檬,目前已经产出了14吨青柠檬。”贵州中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志海向记者介绍,“这里冬暖夏热,雨水丰沛,没有污染,能为青柠檬生长提供绝好的条件。引种的青柠檬长得很好,产量稳定,品质更好,所以我们到这里发展青柠檬产业。更可喜的是,这个项目得到了余姚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支持。”

陈则宏摄

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罗法降正在青柠檬基地劳作。“以前为了供家中的两个孩子上学要到处打工,收入不稳定。是这个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让我每个月能拿到多元的工资,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经济情况,到年底还能拿到近0元的分红。”罗法降喜滋滋地对记者说,“我不仅是这里的工人,还是这里的股东呢!”

陈则宏摄

罗法降何以成为“股东”?陪同记者采访的蔗香镇副镇长王民欢介绍,这是余姚市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为蔗香镇9个村多个建档立卡户提供0万元资金,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以村集体资金入股这家企业,让村民参与到青柠檬基地的种植开发中来,每年有分红,还能让他们就近就业。“这个项目让我们蔗香的荒地变成了‘宝地’,青柠檬树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共建一支‘不离开’的医疗队!”

今年7月,在余姚、望谟两地政府支持下,医院以重建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为切入点,医院急诊模式重新改造了急诊科。“医院通过引进目前最先进的抢救设备,医院最强人力资源,培养优秀的医护人才队伍,医疗救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贵州省黔西南州医院,挂职副院长张建丰指着忙碌而有序的抢救大厅向记者介绍,“现在这个急诊科医院里最先进的急诊科,可以使更多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陈则宏摄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来自我市的帮扶医生、专家,还在人才培养、救治模式、管理能力等方面出“实招”。借助余姚扶贫资金20万元,搭建了“姚望相助——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全面推进走动式管理、6S管理理念、母婴平安工程项目等工作,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

从年10月起,两度在医院挂职的张建丰说:“我们刚来时就明确了目标,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先进医疗技术输送,与当地共建一支‘不离开’的医疗队!”

兴义、望谟的

一草一叶

都牵动着余姚人的心;

一花一果,

都灌注了余姚人的情。

愿这份跨越0公里的帮扶情坚如磐石,

愿余姚、兴义、望谟都越来越好!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徐渭明、徐继华、郑杰锋、曹婷婷、吕莹、张雯、陈则宏

编辑:小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