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辖区内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发育健全,在这里,奇峰、飞瀑、峡谷、河流、湖泊等喀斯特地貌景观比比皆是、处处成景,形成了市中心方圆25公里内“一城六景”的绝美景色,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坐落在“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万峰林下的美丽乡村依托山地资源禀赋,积极创新山地旅游新业态,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新路。万峰林由两万多座山峰组成,集奇峰、秀谷、溶洞、漏斗、地下暗河等各类地质遗迹于一体,峰林深处,流水潺潺,炊烟袅袅,田园阡陌,是当地发展山地旅游的特色景区之一。这里一年四季有景,每个季节景色各不相同,独具特色。立秋以后的万峰林景区,峰峦壮阔、田野金黄,游客漫步田园,感受神奇瑰丽峰林美景下的初秋景色。田园阡陌张懿摄“万峰林这个田园风光给我的感觉特别好,还可以闻到稻花香。”上海游客黄慧英说,“这边人文好,环境好,空气好,天气也很适宜,我们这次旅游感觉很舒适、很开心。”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旅游旺季,万峰林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万人,在景区,除了传统的观景游,深度体验游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项目,上纳灰村稻田摸鱼体验项目就深受亲子家庭青睐,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带着孩子前来游玩感受劳动乐趣。捉稻田鱼魏浩然摄作为景区内的特色村寨,上纳灰村在“水稻+油菜”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延伸出了“稻+旅游”“稻+渔”等产业模式,当地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旅游业带动农业,通过农业辅助旅游业,同时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从年开始,上纳灰村合作社通过流转农户土地规模化发展,目前流转亩水田实行‘稻+鱼’产业,取得的效果比较好。”兴义市美丽乡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陈元勇介绍。万峰林福字田张懿摄随着万峰林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万峰林街道积极布局乡村旅游业态,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农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引进贵州万峰福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流转多亩水田发展农旅融合特色产业,除了在万峰林坝区高标准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外,还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打造景观农田。现在,万峰林“福字田”“八卦田”等已经成为景区的标志性打卡点,位于景区核心区域的万福村也依托景区旅游“名片”和“福字田”效应打造农旅特色品牌。目前,万福村已经有民宿住宿、餐饮、农旅体验、农产品销售等多种业态。“接下来,我们将出租闲置的房屋,把村闲置的资源变成资产,并通过旅游业把万福村所有好的资源,包括民宿、客栈、大米、刺绣、竹编等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外界人士了解和加入万福村。”万峰林街道万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玉美发出热情邀请,现在正是稻花香的时节,欢迎广大游客前来万福村游玩。万峰林秋景刘朝富摄在万峰林景区的辐射带动下,万峰林街道每个村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双生村依托万峰林坝区现有的花卉、精品水果、蔬菜等农业产业,布局了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文化养生、民俗风情、乡村集市等乡村游业态。“兴义的气候比较宜人,整个万峰林景区景色非常秀丽,沿途一路游玩过来途经这个葡萄园,感觉挺新鲜的,就来体验一下自己进园采摘葡萄的乐趣。”眼下,正值葡萄成熟季节,位于万峰林景区旁的双生村四棱碑生态葡萄园采摘体验项目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榕宿精品客栈图片由客栈提供据了解,万峰林街道下辖的8个村中,有4个在万峰林景区,当地以民宿为亮点产业、农家乐为重点产业、农旅观光为支撑产业等方式,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在各村不断涌现,系列业态布局每年可以为景区增加综合收益余万元以上,今年以来,万峰林家民宿、家农家乐,已经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左右,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1多人,人均增收元左右。接下来,万峰林街道将依托山地旅游优势,在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加持下,丰富“农旅+”产业内涵,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速、品质提升,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小春代仙羚张懿编辑彭芝莉二审宋洁三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9477.html
上一篇文章: 兴义市2021年10月新建商品房住宅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