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洒金林下种植
洒金街道:林下菌药项目助力新市民稳步就业
在洒金街道栗坪社区的四印广场,新市民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我家住在黄草坝,精准扶贫到农家。专家教我种石斛,户户抱得金娃娃。”
洒金街道作为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承接地之一,下辖5个村(社区),其中栗坪社区、南兴社区、康平社区均是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社区,主要承接了来自普安县、晴隆县、望谟县以及兴义市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人。
图为工人正在除草今年5月,占地亩的林下菌药项目落地洒金,预计种植灰树花、红托竹荪、仿野生石斛等,让受疫情影响而未能外出务工的新市民和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有了一份收入。
正在忙着干活的南兴社区新市民李光文说,他们每天的报酬是80元。整地、除草、栽种石斛,都是平时干惯了的农活,很容易上手。“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有了新家,我们自己也要勤劳苦干。”李光文说。
新市民李树刚说:“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可以照顾家,照看好小孩,比跑远处划算。以后项目成熟了还可以承包来自己干。”
冷洞村:企业带动农户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则戎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
在贵州精神的发源地——冷洞村,贵州首草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帮俊正在村民李显芬的石斛地里进行技术培训。“你们平时管护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螺狮虫,要把它揪出来,以免它把石斛嫩芽咬了!”在炎炎烈日下,张帮俊说得仔细,李显芬听得认真。
年,贵州首草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在冷洞村进行仿野生石斛的试点种植,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发展,该公司不仅形成了专业的仿野生石斛种植方法和流程,种植规模拓展到现在近亩,每年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多人,让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和在家门口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我家种了2亩石斛,今年石斛花就卖了多元,预计年底还能采收五六十斤石斛鲜条,又能卖上一笔钱,加上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年收入就大概有3万多元。”说起现在的生活,既自主种植又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李显芬脸上乐开了花。
张帮俊说,在冷洞村,像李显芬一样,通过自主种植石斛实现稳定收益的农户有50多户,其中已脱贫的就有近30户。他说,下一步公司还要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仿野生石斛的种植中来,把石斛产业做强做大,在公司发展的同时,让更多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仓更镇:板栗树上“金果果”树下中草药
在仓更镇下寨村,村民岑明高正在自家的板栗树上绑着刚领取的石斛种苗,取苗、绑带,他动作娴熟,一气呵成。他说:“今年我家又种了3亩,我觉得铁皮石斛种植非常有前景。” 岑明高是下寨村首批种植铁皮石斛的村民,去年种植的石斛幼苗今年首次开花就卖了几百元,预计秋下采收鲜条还能卖好几千块。 从年起,素有“板栗之乡”的仓更镇开启了“板栗+立体林下经济”模式,在板栗树上试点种植铁皮石斛。像岑明高一样首批种植石斛的农户已经尝到了“甜头”,也为其他村民做了示范。 “好多人频繁给我打电话,希望能尽快地进行石斛种植。”仓更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肖关荣说,这样争相种植的局面让人可喜,却来之不易。 仓更镇作为兴义发展林下菌药产业的重点乡镇之一,今年全镇拟种植中药材石斛亩,在实施中立足现有的6万多亩板栗林地上,大力推广“一地多用”模式,探索发展“板栗+石斛+栗香蘑”三重经济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在下寨村建立“板栗+”立体林下经济创新示范点。 按照兴义市林下菌药产业发展规划,年兴义市发展林下菌药产业1万亩,其中新增种植中药材石斛亩。作者:高雪王霞戴仙羚段志虎张贤艳田太福
责任编辑:李海燕
本期审稿:石 磊
值班总编:沈 辉
法律顾问:贵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杨出波律师韦娜律师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微博: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凡“兴义融媒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