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街心花园游人如织。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兴义市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当晚,众多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来到兴义市民最爱去的集聚地街心花园及“八卦街”。猜灯谜、买花灯、吃小吃,欢欢喜喜闹元宵。街心花园灯火辉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虽然初春夜晚的兴义尚有一丝丝寒意,时不时还有寒风袭来,但兴义市的街心花园仍然游人如织,热闹异常。张灯结彩,霓虹闪烁,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
街心花园热人来人往,很热闹。
有人在街心花园对唱山歌,引得游人驻足观看。
猜灯谜。
春节临时便民市场。
各式各样的花灯。
购买花灯。
商家趁着节日卖起了花。
小吃摊前也挂起了灯笼,浓浓的节日氛围。
砂锅粉。
特色小吃,裹卷。
小吃摊前。
烧烤。
玩具。
吉祥发财鸡。
氢气球。
氢气球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一家人其乐融融。
铁匠街
豆芽街
稻子巷
元宵节当晚,兴义神奇东路一ktv
元宵节当晚,兴神奇东路夜景
元宵节当晚,兴义市神奇东路夜景
相关阅读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
(作者:卢生龙张凤利)
来源:兴义都市生活
免费订阅亮点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