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特产 >> 正文 >> 正文

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小社区的ldqu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20-11-3

乡亲搬进城如何安居乐业?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

小社区的“大治理”

文/图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肖雄

  “这里很好玩,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可以来这里写作业、画画、下棋、玩游戏,周末还有志愿者老师教我们画画、音乐、舞蹈。”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王友芬随着父母搬到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后,在家门口读书的她,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就会来到这间名为“青春课堂”的大教室。

走进大教室里,功能齐全,设有多媒体教室、舞蹈声乐教室、心理咨询室等。

据介绍,栗坪社区“青春课堂”帮助孩子们安全度过家长不在的“管理真空区”,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栗坪社区是我省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点,住着来自不同县的搬迁群众户人。地域、民族、语言、原住环境等不尽相同,城镇化集中安置给搬迁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带来了重大改变,同时也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极大考验。

如何让搬进城住进新家的乡亲记住自己住的地方,栗坪社区用动物作为导航,便于搬迁老人和小孩等部分特殊群体顺利找到自己的家。

“在社区每栋单元楼外墙显眼位置,都贴有大熊猫、老虎、马、长颈鹿等不同的动物图案用以区分和辨认,当地居民可以准确直观地记住自己家住在熊猫楼、老虎楼等。”兴义市委党校副校长、栗坪社区第一书记张琨介绍,此举是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服务,让搬迁到新家园的父老乡亲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也是社区治理措施的一个生动体现。

张琨谈及,从大山里搬进城里的父老乡亲转换“新市民”身份,不仅享受搬迁的优惠政策,还可同步享受城市里的政策福利。

稳就业,才能稳住搬迁新生活。栗坪社区布依族妇女杨忠秀早上送孩子去学校后,自己就去工厂上班,中午回家和家人在家用餐,下午下班后和家人一起散散步。

“搬到这里后,大伙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很好。”杨忠秀说。

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就业保增收,栗坪社区通过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园区产业园务工、引导扶持创业带动、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对16岁以上60周岁以内的“新市民”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机会。针对无工作技能及年龄偏大的留守劳动力,社区特意为他们设置了较为简单的如环卫、保安等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社区户劳动力家庭已全部实现就业。

大数据助力,搬迁安置区成智慧社区。栗坪社区警务室里有一块超清显示屏,实时显示记录进入社区的高清人脸抓拍,同时还记录了住户信息、风险预警、安全布控、民生服务等信息。

“独居老人几天未出门,平台会发出红色预警;孩子走丢,大数据来寻找。”栗坪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智能安防平台通过全覆盖采集录入搬迁群众居住区实有房屋及人口、实有商铺及从业人员等数据,与无感知采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精准掌握居住区人员进出情况,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

栗坪社区生活环境和社区治理成效,只是我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

年6月,我州“十三五”期间计划搬迁的人全部搬迁入住,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比原定计划提前整整十天。

据悉,为解决搬迁群众能很快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我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实施了“新市民”计划,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兜底保障等13个方面推出配套措施。

“社区治理是持续加快建设‘五个体系’,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工作方法之一,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创新,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答卷。”张琨说。

来源:中国黔西南   凡“中国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tc/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