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因地下储藏黄金富有,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名称。
1、历史上的金州
从历史上看,我国行政上被称为金州的有大连金州区和陕西安康汉滨区。其中,
大连金州区,战国,属燕国辽东郡。金,置苏州,属东京路辽阳府。金皇统三年(年),降苏州为化成县。金贞祐四年(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兴定二年(年),置金州防御使。明洪武五年(年),置金州,属山东布政使司。明洪武八年(年),置金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洪武二十八年(年),废金州。年,撤销金县,设立金州区。
陕西安康汉滨区,西魏废帝三年(),设金州,治所魏兴郡西城县。开元二十一年(),金川、西城划属山南东道。宋至道三年(),西城县辖今安康、岚皋二县地,为金州治所,隶京西路。至元年间(~),金州改为散州。
而黔西南州,是贵州的9个地级行政区之一,春秋、战国至秦、汉、两晋为夜郎国、牂牁郡、夜郎县、夜郎郡、兴古郡。唐、宋、元时期先后为西平州、盘州、于矢部、罗甸国、泗城州、普安路、普安部、安隆州。明代为普安卫、普安府、泗城州、普安厅、普安司、普安州、安南所、安隆所。历史上,黔西南州在行政上并未称为或封为金州的名称。
2、黔西南州因当地金矿储量丰富,被称为金州
(1)黔西南州矿产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已发现矿藏41种,占全省发现矿种的一半,具有开发价值的有21种。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金、锑、铊铝、石膏、白云石、钼、冰洲石、水晶、硅石、钴、高岭土等。其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75.28亿吨,居全省第三,是“西南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
(2)黔南州金矿资源
黔南州金矿探明的特大矿床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处,其他矿点、矿化点有几十处。其金矿地质储量约吨,远景储量有吨以上,保有储量占贵州省的90%以上,因而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3、黔西南州金矿矿床的成因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黔西南州矿床的成矿原因为沉积盆地和火山喷发等,在各种成矿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孕育出较多矿体,其中包括金矿等。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矿区三件萤石的均-温度范围在95-摄氏度,三件脉石英和一体硅化石英的均-温度范围在-摄氏度之间。矿区盐度和密度、酸碱度、包裹体气液成分等成矿条件较好。
4、黔西南州金矿区地质特征
黔西南州金矿区处于杨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过渡区的子陆块一侧。具“三层式基底结构,震旦纪以来的盖层,均为未变质的沉积岩。表层构造变形较强烈。区域性北东向潘家庄断裂带南西段穿越矿区。
赋矿地层和容矿岩石,主要为凝灰质砂岩,含凝灰质次生石英岩、砂质黏土岩、玄武岩和硅化生物灰岩。金矿体主要产于能干性和非能干性岩石的转换部位,且多与凝灰质有关。等等。
5、小结
黔西南州八个县市都探明有金矿,如兴义市安龙县戈塘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区、安龙县豹子洞金矿等。总体上,黔西南州黄金分布广,储量大,品质高,其远景黄金储量超过吨以上。因而,年,黔西南州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也实至名归,黔西南州也因盛产金矿而闻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tc/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