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旅游
地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即将召开,乐途旅游网8位旅游达人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晴隆县、贞丰县、安龙县等地,采写美文、拍摄美图、制作视频,向世界推送黔西南之美,助力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本文选编旅游达人文章,以飨读者。
万峰湖上,中国的天鹅堡
文/图望秋叹
新浪江苏特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小说阅读网签约作家。
兴义万峰湖,不仅有水上石林、小三峡美景,更有建造在悬崖上的“吉隆堡”,我对它的兴趣超过了所有的景点。
兴义吉隆堡位于著名的万峰湖上,其实是一座度假酒店。去往万峰湖游玩的游客,在码头乘坐万峰湖的游艇,就能去往吉隆堡,一睹这座中国“天鹅堡”的风采。而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通过无人机俯瞰吉隆堡,一定会出很好的片子。
当真正站在万峰湖的游船上,真的被这片美丽的湖水所沉醉。与桂林同样是喀斯特地貌,同样的锥形山体,这里虽没有漓江的蜿蜒曲折,却比漓江多了些许平静。而且这里的山密度更高,一座紧挨着一座,围绕着万峰湖。船行湖上,仿佛置身于长江三峡之中。不远处的山峰,层峦起伏,但很特别的是,山的底部,靠近水面的地方,有两米左右的石林,与原本的山体比起来十分突兀。这就是万峰湖特有的水上石林景观。现在还是湖面较高,枯水期的时候,山体石林裸露出来的部分更多,景色更加壮观。
岸边还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蓝色的小房子,那是为夜钓游客准备的过夜小屋。当地人一直把万峰湖当做垂钓胜地。
船再往前方行驶,一座欧式的建筑矗立在岸边,那是吉隆堡的游客中心和大门。我们上岸后直接从陆地上奔赴吉隆堡,从而有了近距离观赏这座惊艳的建筑的机会,趁着光线还没有完全变暗,在距离城堡一百米的悬崖步道上起飞,放心大胆地俯瞰环视这座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绕着古堡环绕了一圈,清幽的吉隆堡像从山峰间长出来似的。湖在堡中,堡在湖上,湖堡合一,浑然一体。其实,吉隆堡是一座新建的度假酒店,看介绍,是很有东南亚建筑特色的高级宾馆,里面清一色的藤制家具,很有格调。在这里住一晚,清晨迎接万峰湖上的日出,夜晚伴随繁星入睡,应该真的会让人以为身在欧洲了吧?
作为旅游爱好者,最大的乐趣不是到众所皆知的景点去打卡,而是发掘新的、小众的、鲜有人知的景点让大家去打卡。或许,美丽的万峰湖,惊艳的吉隆堡,绝对是这次旅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有机会,下次来兴义,一定会来这里入住,好好体验一番世外高人的清幽生活。
走进纳孔布依寨
文/图金属魔力
孤独星球全球华人百大旅行家,藏羚羊系列旅行指南丛书作者,资深摄影师。
布依村寨纵横发达水网
在中国西南各省中,贵州对于我而言是认知最晚的一个地方。贵州太过“低调”,以至于总是让旅人们忽略了它的多姿多彩。
七年前第一次有机会进入“神秘”的贵州,就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走过贵州许多县市后,我乘班车进入兴义,透过车窗看到了马岭河大峡谷的深邃,第二天当我站在山坡上眺望万峰林时,迷离于八卦田的神奇,和阳光下山峰交替闪烁的光影,我幸运地记录下大自然这一刻的神奇……在脑海中拼凑着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多彩又惊艳的贵州。
再次来到贵州,是在爽朗的秋日里,我们驱车来到贞丰县三岔河畔的纳孔布依寨。
布依族是一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自古以种植水稻为生,其服饰相对于苗族而言较“朴素”,他们头上戴着层层相叠的头布,身着宽口宽脚的衣裤。
纳孔布依古寨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走进村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纵横发达的水网。
温润流淌的三岔河养育着一方布依族人,在村落间漫步,来到一片隐藏在树林之间的古宅园前,穿过小桥流水,走进院落,这里居然是一座经过改造而成的酒店。
右边的厅室是一方茶桌椅,听着门外的鸟鸣,在这里沏上一壶香茶,片刻小酌,也算是偷得半日闲。在厅室左侧的墙壁上,一把硕大的布依月琴,留住了我的目光。我对于各种弦乐天生有着喜好,这次当然也不能错过亲自把玩一下的机会。
舌尖上的布依村寨
品尝布依族美食,是最能直接了解到布依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糯米是布依人餐桌上的主食,中午我们在山寨里的一家布依族餐厅里,见识了布依美食的魅力。
要说第一印象那就是五彩缤纷,各种以糯米为原材料的食物一次呈现在餐桌上,五色米饭是这些色彩艳丽中的佼佼者。要说我最中意的还是糯米做的米糕,刚出锅的米糕热气腾腾,入口微甜中带着大米的香气,在口中变得软糯但不失嚼劲,每餐都会有两到三种糯米为主料的食物,小到每日用餐,大到婚丧嫁娶,糯米食物成了布依人最为典型的食物。
纺布机里的布依山歌
少数民族向来都有自己纺布、做衣的传统,古老的布依人也不例外,一架木质的纺车前,两位正在忙碌的布依族妇女,麻利地倒换着梭子,极富原始纹理的布匹就这样逐渐呈现在眼前。
她们口中唱着传统的布依族歌谣,虽然完全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极富旋律的歌声还是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坐在织布机旁边的老妇人,手中利索地在不大的布面上进行刺绣,一朵朵生动的花朵,一对对逼真的小鸟,就这样出现在了布面之上,这其中美好的寓意,也寄托着刺绣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吃到兴义羊肉粉?你等于来了一次假旅行
文/图如画心语
CCTV华人频道《中国故事》栏目编导,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
兴义的清晨是从一碗羊肉粉开始的。
当第一缕阳光普照到兴义的每个角落时,一家家羊肉粉店像迎春的花儿一样次第绽放。不管你是领导还是员工,不管你是当地吃客还是外来旅友,坐在小店里,没有上座与下座之分,不必寒暄客套逢迎。店里的老板像魔术师一样,用味觉为你打开一个奇幻的境界,绽放美好的一天。
俗话说北面南粉,来自北方的我带着对“中国羊肉粉之乡”的一丝好奇,一丝试探,我与兴义羊肉粉邂逅在一个明媚的清晨。然而,一碗羊肉粉颠覆了我对早餐的认知。原来除了面包牛奶、米粥油条之外,还可以在唇齿间领悟这别样的旋律。
兴义的美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食材还是颜色,都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
兴义羊肉粉的羊,来自于兴义城郊的万峰林。在东峰林中的楼纳,西峰林中的敬南、七捧一线,是兴义黑山羊的主产地。这些被本地人叫做“岩羊”的黑山羊游荡在万峰林中,一群群的黑山羊攀岩走壁,将一些有益人体健康的金钗、石斛等中药材也被吃进了胃里。兴义羊肉粉的米粉,也来自这多情山水、生态画卷里。
兴义制酱的传统历史悠久,兴义的羊肉粉商家众多,各家口味也有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绝招,酱的配方,秘而不宣。
制作羊肉粉有大大小小十几道工序,炒酱和烹炖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步骤。酱香的醇厚,会决定着口感的悠远绵长。而炖制羊肉,也是个精细活儿,十几种中药煨制,待羊肉软烂后切成薄薄的肉片,入口即化,香而不腻。
白玉般的米粉在砂锅中烫至八分熟,捞出放在碗底,薄薄的羊肉片和鲜嫩的羊血片铺上一层。煮沸了的炖羊肉原锅汤“吱啦”一声浇上去,舀上酱汁、花椒、胡椒、葱花、香菜等佐料,一碗香气袭人的羊肉粉就可以端上桌了。你还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添加胡辣椒、蒜泥、萝卜片、小辣椒、簿荷、食醋和酱油等辅料。
这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当酥烂鲜嫩的羊肉,遇上爽滑可口的米粉,是舌尖上难以言喻的翻腾,是窗外第一缕晨曦的明丽,是离去后旷日持久的留恋与回味。如果没尝一碗羊肉粉,你能说你来过兴义?
即使你错过了兴义清晨的羊肉粉,那么一定不要错过中午或晚上的全羊宴。来自喀斯特地貌的黑山羊香而不腻,没有任何膻味儿。羊肉、养肝、羊脑……都是人工手切。在清汤锅底里,用漏勺或筷子夹着羊肉放置锅里几秒钟后捞上来,配上蘸料,令人食欲大增,无论你吃多饱都没有油腻反胃的感觉,四体通泰,回味无穷。
一盘有情怀的贵州晴隆辣子鸡
文/图拿相机的尤
主流OTA平台签约摄影师,精华文作者,PADI潜水员,非洲鼓手。
站在山颠,眺望二十四道拐,贪恋着微风的亲吻久久不愿离开。
眯着双眼,迷迷糊糊地听到院子里孩子们嬉笑的声音,用像歌声一样的贵州话说:“你在搞哪样?”天空很蓝,屋顶上的花儿已经盛开,它是紫色的,在蓝得通透的天空和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地美。舅妈出来叫孩子们吃饭,屋里已经传来了玫瑰蜜、小米渣和辣子鸡的香味……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分不清这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梦里的画面。也许那从屋子里传来的属于贵州菜肴的香味混合着院子里的花香还有亲切的贵州话一直牵动着我的思念和盼望。
当那股翻炒辣子鸡的香味穿过梦境再次来到现实中时,我们已经走进了晴隆的这间农家院——金奖乡村农家乐,阿姨在准备着食材,厨房里有很小的时候看见的高压锅,特别亲切。
糍粑辣椒是贵州独特的调味品,因为它制作好后有黏性,就像糯米粑粑一样,粘粘地,糯糯地,故此得名。贵州辣子鸡的烹饪绝对离不开糍粑辣椒。
厨师把压好的鸡放在油锅里翻炒,鸡肉成熟后沥油捞出备用。再把制作好的糍粑辣椒,青红双椒,独头蒜数粒,姜片等放入油锅炒香,辣椒得把握好油温,最后加入刚才沥过的鸡肉一起翻炒即可出锅。
晴隆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面,黔西南州也称“金州”。这里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于是人们都喜欢吃辣去湿。晴隆的辣子鸡选当地农村饲养的优质土公鸡为主要材料,配以优质的青椒、独头蒜、生姜等辅料,于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上等美食——晴隆辣子鸡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集麻、辣、糯、香等特点为一体的辣子鸡,带着熟悉又亲切的味道,回味无穷。颜色红亮,皮酥肉糯,鸡肉脱骨,香味四溢,脆而不焦,清一色糍粑辣椒烹饪。当鸡肉入口时,辣椒的辣味渗透到鸡肉里,鸡肉的香味又融入到辣椒里,两种味道的交融,没有湘菜的火辣,少了川菜的劲爆,而多了一份醇厚,油而不腻,辣而不拒,它牵动着多少食客的嘴,又温暖着多少在外游走的贵州本地人的心。
辣子鸡,作为具有黔系民族特色的菜肴之一,在贵州已有百年历史,这种带着贵州味道的辣子鸡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再用天然的食材炒些家常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温暖而美好。
来源:兴义之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w/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