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取江宁、苏州两府首字命名,简称“苏”。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21′34~°54′30,北纬30°45′25~35°07′37。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和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上海市毗邻,南辖太湖与浙江省接壤,西南、西邻安徽省,北接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68号,电话区号,邮政编码,距首都北京市千米。
政区沿革春秋时期,江南、淮南分属吴、楚,淮北略涉宋、鲁。战国初,越灭吴,后楚灭越,分属楚、齐2国。秦分属会稽、九江、东海、鄣、泗水、琅邪、薛、砀诸郡。西汉初先后分属楚、吴等国和会稽郡、丹阳郡,后分属扬州、徐州、豫州。三国后期,大体以今东台、高邮、安徽天长一线为界,北部属魏徐、豫2州,南部属吴扬州。西晋以长江为界,江南属扬州,江北属徐州。东晋、南北朝时期,大致以淮河为界,北部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南燕、北魏、东魏、北齐,置彭城、沛2郡;南部先后属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置扬、徐、南徐、南兖等州,后增东徐州,作为东晋及南朝王畿所在,设置大量的侨州、侨郡、侨县。隋开皇三年(年),撤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九年,分置徐、海、泗、扬、蒋、常、苏(后改为吴)、润、楚、方、邳等州。大业三年(年),废州改郡,润、楚、方、邳4州废,徐、海、泗、扬、蒋、常、吴7州改为彭城、东海、下邳、江都、丹阳、毗陵、吴7郡。唐武德初改郡为州。贞观元年(年)设道,开元间(~年)徐、海、泗3州属河南道,扬、楚2州属淮南道,苏、润、常3州属江南东道。五代时期,西北部先后属梁、唐、晋、汉、周,东南部太湖流域属吴越,其余先后属吴、南唐。北宋淳化五年(年),废道设路,分属江南东、两浙、淮南东、京东东、京东西5路,江宁府属江南东路,苏、润、常3州属两浙路,扬、楚、海、泰、通、真6州及涟水、高邮2军属淮南东路,徐州属京东西路,淮阳军属京东东路。南宋时期,今苏北地区属金,徐州、邳州属山东西路,泗州属南京路,海州属山东东路;今苏中和苏南地区属南宋,镇江府、平江府、常州属两浙西路,建康府属江南东路,扬、楚、泰、通、真5州和高邮、盱眙2军属淮南东路。元至顺元年(年)以长江为界,江北属河南行省,辖扬州路、淮安路、高邮府、徐州和邳州;江南属江浙行省,辖平江路、常州路、镇江路、集庆路、松江府、江阴州;丰县、沛县属中书省济宁路,江浦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至正十六年(年)初,朱元璋占领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同年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明洪武元年(年)正月,以应天为京师;八月,改应天为南京,为中央直辖区,其地域包括今苏、沪、皖广大地区。十一年(年),南京改称京师。永乐十九年(年),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直隶。宣德三年(年),今境属南直隶,置应天、淮安、扬州、苏州、常州、镇江6府及徐州。清顺治二年(年)六月,改南直隶为江南省,设承宣布政使司,下分置左、右布政使司,同驻江宁,同时设江宁、凤庐巡抚,江宁巡抚驻苏州,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5府;凤庐巡抚驻淮安,领淮安、扬州、凤阳、庐州4府及徐州。十八年(年)元月,江南右布政使司移驻苏州,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5府;江南左布政使司寄治江宁,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9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直隶州。康熙六年(年)七月,江南左布政使司改名安徽布政使司,江南右布政使司改名江苏布政使司,江南省正式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省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7府和徐州直隶州,共46县、6府辖州。乾隆二十五年(年),增设江宁布政使司,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隶州以及海门直隶厅,治江宁府(安徽布政使司移治安庆);苏州布政使司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4府和太仓直隶州,治苏州府。三十二年(年),全省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8府和通、海、太仓3州及海门厅,下设3属州、4属厅、62县,江宁府由江南盐法道兼辖,其余分属苏松太、常镇通海、淮扬海、徐州4道,两江总督驻江宁,江苏巡抚驻苏州。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江宁,定为国都,改名天京。太平天国地方政权分为省、郡(改府、州为郡)、县三级,在今省境先后建立以都城天京为中心的天京省,江浦地区的天浦省,镇江、扬州地区的江南省(辖3郡、13县),太湖流域的苏福省(辖4郡、26县)。太平天国失败后,江苏行政区划建置恢复旧制。光绪三十年(年)末,置江淮行省(以江宁府和淮安府首字命名),原属江宁布政使司的江宁、淮安、扬州、徐州4府及通州、海州2直隶州划归江淮行省。次年五月,江淮行省撤销。宣统三年(年),江苏省共领江宁、淮安、扬州、徐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8府,通州、海州、太仓3直隶州,海门直隶厅,以及3府辖州、4府辖厅、62县。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道,为省与府之间的监察区,江苏省设江宁、淮扬海、徐海、常镇通海、苏松太5道。
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江苏省宣布独立,驻苏州的江苏巡抚衙门改为江苏都督府。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撤销江宁、苏松太、常镇通海、淮扬海、徐海5道和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徐州8府,上元、江宁2县合并为南京府,定为国都;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6月,江苏都督府自苏州迁至南京;12月,成立江苏省行政公署,实行军政分治。年,废南京府,复置江宁县。全省共辖60县,其中,原有县40个(丹徒、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丹阳、金坛、溧阳、上海、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嘉定、宝山、崇明、江阴、靖江、如皋、泰兴、清河、山阳、桃源、安东、阜宁、盐城、仪征、东台、兴化、宝应、铜山、丰、沛、萧、砀山、宿迁、睢宁、沭阳、赣榆),府、厅、州改为县的9个(南京府改为江宁县,太平厅、川沙厅、海门直隶厅分别改为太平县、川沙县、海门县,通州、海州2直隶州分别改为南通县、东海县,高邮州、泰州、邳州分别改为高邮县、泰县、邳县),县(州、厅)治同城合并的县10个(娄县并入华亭县,太仓直隶州和镇洋县合并改为太仓县,长洲、元和2县和太湖、靖湖2厅并入吴县,昭文县并入常熟县、新阳县并入昆山县、震泽县并入吴江县、阳湖县并入武进县、金匮县并入无锡县、荆溪县并入宜兴县、甘泉县并入江都县),新析置县1个(灌云县)。年1月,北洋政府规定各省同名之县只能保留一个,华亭、太平、山阳、清河、桃源、安东6县分别改名为松江县、扬中县、淮安县、淮阴县、泗阳县、涟水县。5月,地方行政区划改为行省、道、县三级,划分为金陵、沪海、苏常、淮扬、徐海5道,辖60县。金陵道辖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丹徒、丹阳、金坛、溧阳、扬中11县,治江宁;沪海道辖上海、松江、奉贤、青浦、南汇、金山、川沙、太仓、嘉定、宝山、崇明、海门12县,治上海;苏常道辖吴、昆山、常熟、吴江、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南通、如皋、泰兴12县,治吴;淮扬道辖淮阴、淮安、泗阳、涟水、阜宁、盐城、江都、仪征、高邮、兴化、宝应、泰、东台13县,治淮阴;徐海道辖铜山、萧、砀山、丰、沛、邳、宿迁、睢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12县,治铜山。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行省、县两级制,各道即行撤销,析南京城外廓以内和江浦县浦口镇置南京特别市,析上海、宝山、嘉定、松江4县置上海特别市,均直隶国民政府。年,析崇明县外沙地置启东县,丹徒县改名镇江县。年,南京特别市改称首都特别市,江苏省政府由南京移驻镇江。年3月,全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12月,13个行政督察区改为溧阳、无锡、松江、南通、江都、盐城、淮阴、东海和铜山9个行政督察区。年,增设江宁行政督察区,全省共设10个行政督察区;辟灌云县老窑一带建连云港,以港口为中心置连云市。年5月,各行政督察区改以数字命名,10行政督察区辖1市、61县:第一区辖溧阳、镇江、丹阳、金坛、宜兴、扬中6县;第二区辖无锡、武进、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吴江8县;第三区辖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川沙、上海、宝山、嘉定、青浦9县;第四区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6县;第五区辖江都、泰、泰兴、江浦、六合、仪征、高邮7县;第六区辖盐城、阜宁、兴化、东台4县;第七区辖淮阴、淮安、泗阳、宿迁、宝应、涟水6县;第八区辖连云市和东海、灌云、沭阳、赣榆4县;第九区辖铜山、丰、沛、砀山、萧、邳、睢宁7县;第十区辖江宁、句容、溧水、高淳4县。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江苏省国民政府所辖的行政督察区、日伪军设立的伪统治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三方区域变动频繁,互有交错重叠。年11月底,江苏省国民政府移驻江都。12月上旬,辗转迁至淮阴。年江苏省境大部被日伪军占领,江苏省国民政府被迫频繁转移。年2月,迁兴化,后迁泰州,旋回兴化;年2月,由兴化迁驻淮东;年春再迁至皖东北后,以一部分迁往江南溧阳,一部分迁往苏北睢宁,后全部迁往皖北太和县;年冬,再迁至皖北阜阳县公立桥李寨。
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4月,在苏州成立伪“江苏省政府”。年3月,伪维新政府将原江苏省的川沙、南汇、奉贤、嘉定、宝山、崇明6县划归伪上海特别市。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以南京为首都,伪江苏省辖41县。年10月,成立伪苏北行营,辖6行政督察区、14县,后增至17县。年1月,成立伪苏淮特别行政公署,直隶伪国民政府,划分为6个行政督察区,辖1市、21县。年6月,撤销伪苏北行营。年1月,伪苏淮特别行政区改为伪淮海省,辖1市、21县;10月,伪苏北绥靖主任公署暂行兼理苏北行政,伪淮海省的泰、东台、盐城、兴化、高邮、江都、宝应、仪征、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阜宁15县划归伪苏北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四军、八路军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创建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湖北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南至斗龙港、大纵湖及淮安县西南一线,北至陇海铁路,西至京杭大运河。年9月,成立盐阜区行政公署,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淮安、涟水7县及连灌阜办事处。年3月,成立淮海区行政公署,辖泗沭、沭阳、淮阴、宿迁、涟水、东海、潼阳、灌云8县及宿北办事处。11月,成立苏北区党委和苏北军区,苏北行政区包括淮海、盐阜两地区。年7月,淮海、盐阜两地区合并,成立苏北行政区临时委员会,统一苏北地区行政管辖。淮南抗日根据地位于津浦铁路两侧苏皖两省边区,南至长江、北至淮河、西至淮南铁路、东至京杭大运河。年1月,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辖盱眙、天长、来安、嘉山、六合、仪征、高邮、半塔、冶山9县。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津浦铁路两侧的苏豫皖三省边区,北至陇海铁路,西至新黄河,南至淮河,东至京杭大运河。年8月,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辖淮宝、淮泗、泗宿、泗、五河、灵璧、凤阳、盱凤嘉8县和洪泽湖管理局、半城直属区。苏中抗日根据地南临长江,西迄京杭大运河,北接盐淮。年11月,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年3月,撤销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苏中行政委员会,辖4行政区。年9月,苏中行政公署共辖1直属市、5行政区、23县(市)、2行署(县级)。苏南抗日根据地西起宁芜,东至淞沪,北依长江,南抵天目山麓。年4月,成立江南行政委员会,下设6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23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2特区行署、2行政办事处,共28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年,苏南行政区辖4行政分区、14县、2行政办事处。
年11月,以连成一片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个解放区(南至长江,北抵陇海铁路,东临黄海,西迄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寿县、全椒)为基础,成立苏皖边区政府,边区政府驻清江市,共划分为8个行政区和1个直属市(清江市),下辖73县、市,其中江苏51个县、市。第一行政区辖南通、如皋、靖江、泰兴、泰、如东、东台、台北、紫石9县和东南行署、崇明办事处;第二行政区辖宝应、高邮、兴化、溱潼、江都、樊川、扬中7县和沙沟市;第三行政区辖天长、盱眙、嘉山、六合、甘泉、来安、仪征、高宝8县;第四行政区辖定凤淮、定合、定滁全、定远4县;第五行政区辖淮安、盐城、盐东、建阳、射阳、阜宁、阜东、滨海、涟东9县和淮城市;第六行政区辖宿迁、宿北、涟水、潼阳、淮阴、泗沭、沭阳、东海、灌云9县;第七行政区辖泗南、泗、泗阳、泗宿、邳睢、睢宁、铜睢、萧宿铜、灵璧、宿、盱凤嘉、五河、淮宝13县和洪泽湖管理局;第八行政区辖萧、雪枫、宿西、雪涡、宿怀、宿蒙、夏邑、雪商亳8县。年8月,析第一行政区南通、如东、海门、启东4县置第九行政区。年9月,设立华中行政办事处,辖第一、二、五、六、九行政区和江淮地区。
~年间,江苏地域主要分属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南京市3个省级政区,徐州市(年析铜山县设置)、新海连市(年设立)及丰、沛、华山、铜北、赣榆、邳、东海7县属山东省,砀山、萧、江浦3县属皖北行署区。
苏北行署区。年4月设立,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行政公署驻泰州市(年析泰县设置),辖扬州、泰州、淮阴、盐城、南通5行政区,下设3县级市、40县。扬州行政区辖扬州市(年析江都县设置)和宝应、高邮、兴化、溱潼、江都、仪征、六合7县,专署驻扬州。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和泰、泰兴、靖江、如皋、东台、台北、海安7县,专署驻泰州。淮阴行政区辖淮阴、淮宝、泗阳、沭阳、灌云、宿迁、睢宁、新安、邳睢、涟水10县,专署驻淮阴盐城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射阳、阜宁、阜东、滨海、涟东、淮安9县,专署驻盐城。南通行政区辖南通市(年析南通县设置)和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如皋、海安7县,专署驻南通。11月,阜东、盐东2县分别并入阜宁县、盐城县。12月,扬州行政区的六合县划归南京市。年1月,行政公署移驻扬州市;撤销扬州行政区,扬州市和宝应、高邮、兴化、溱潼、江都、仪征6县及南京市的六合县划归泰州行政区;泰州行政区的如皋、海安2县划归南通行政区,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行政区。3月,涟东县并入涟水县。5月,南通市改由苏北行署区直辖,泰州市并入泰县,扬州市改县,淮宝县并入淮阴、宝应2县。6月,溱潼县并入兴化县。8月,扬州县复改市,由苏北行署区直辖。9月,苏北行政公署改称苏北人民行政公署。10月,恢复泰州市,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和泰、泰兴、靖江、宝应、高邮、兴化、江都、仪征、六合9县。12月,析淮阴县城区设为清江市。年6月,建阳、台北2县分别更名为建湖县、大丰县。年内,设立县级淮北盐区。年9月,新安县更名新沂县。行政区改为专区,苏北行署区辖淮阴、盐城、泰州、南通4专区,南通、扬州2市,下设35县、2专区辖市(清江市、泰州市)。
苏南行署区。年4月设立,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行政公署驻无锡市(年析无锡县设置,辖无锡县、5市辖区),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行政分区。11月,各行政分区改称专区;武进行政分区改为常州专区。4专区下设3县级市、26县、1办事处、1军管会。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年析镇江县城、郊地设置,镇江县更名为丹徒县)和江宁、丹阳、扬中、句容、溧水、高淳、丹徒7县,专署驻镇江。常州专区辖常州市(年析武进县设置)和武进、江阴、金坛、宜兴、溧阳5县,专署驻常州。苏州专区辖苏州市(年析吴县设置)和吴、昆山、太仓、常熟、吴江5县及太湖行政办事处,专署驻苏州。松江专区辖松江、奉贤、金山、宝山、南汇、川沙、上海、嘉定、青浦9县和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专署驻松江。12月,镇江专区的江宁、句容2县划归南京市。年1月,南京市的江宁、句容2县划回镇江专区。6月,析常熟县城区置常熟市,属苏州专区。9月,苏南行政公署改称苏南人民行政公署。10月,苏州市改由苏南行署区直辖,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改为嵊泗县。年4月,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常州专区,苏南行署区辖苏州、无锡2市,镇江、常州、苏州、松江4专区,下设28县、3专区辖市(镇江市、常州市、常熟市)和太湖办事处。
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辖第一至十二区,直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10月,直属中央人民政府。12月,改为华东军政委员会直辖市,苏南行署区的句容县和江宁县、苏北行署区的六合县、皖北行署区的和县、江浦县及皖南行署区的当涂县划归南京市。年1月,上述6县又划回原所属行署区。
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会决定,撤销苏北、苏南2行署区,合并恢复江苏省,山东、安徽2省原为江苏省的区域划回江苏,省会南京市。11月25日,山东省的徐州市及滕县专区的丰、沛、华山、铜北4县,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和赣榆、邳、东海3县,安徽省的砀山、萧、江浦3县划归江苏省。12月17日,原华东军政委员会(年11月15日改为华东行政委员会)直辖的南京市划归江苏省。年底,全省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徐州、南通6地级市和淮阴、盐城、泰州、南通、镇江、常州、苏州、松江8专区,下设38市辖区、7县级市、71县、1办事处、1盐区。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南京,归华东行政委员会领导。2月,撤常州专区,武进等3县划归镇江专区,江阴等3县划归苏州专区;泰州专区更名为扬州专区,由泰州市迁至扬州市。3月,设立徐州专区,领导山东省划归的新海连市和东海等7县及安徽省划归的萧、砀山2县;太湖行政办事处改为震泽县,华山县并入丰县、砀山县,铜北县复名铜山县。4月,邳睢县并入邳县、睢宁县,淮北盐区并入新海连市,淮阴专区的新沂、睢宁2县划归徐州专区。6月,松江专区的嵊泗县划归浙江省舟山专区。8月,山东省日照、临沭、郯城、兰陵、峄、临沂、单、鱼台8县与赣榆、东海、邳、新沂、铜山、砀山、沛7县调整部分界线。全省共设徐州、淮阴、盐城、扬州、南通、镇江、苏州、松江8专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6省辖市,辖69县、6专区辖市、42市辖区。徐州专区辖新海连市和赣榆、东海、邳、铜北、丰、沛、萧、砀山8县,专署驻徐州。淮阴专区辖清江市和灌云、新沂、睢宁、宿迁、沭阳、涟水、泗阳、淮阴8县,专署驻清江。盐城专区辖盐城、滨海、射阳、阜宁、建湖、大丰、东台、淮安8县,专署驻盐城。扬州专区辖扬州、泰州2市和江都、宝应、兴化、高邮、六合、江浦、仪征、泰兴、泰、靖江10县,专署驻扬州。南通专区辖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专署驻南通。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金坛、武进、丹阳10县,专署驻镇江。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常熟、无锡、江阴、宜兴、吴江、吴、昆山、太仓、震泽9县,专署驻苏州。松江专区辖松江、宝山、嘉定、上海、青浦、奉贤、川沙、南汇、金山9县,专署驻松江。年,华东行政委员会撤销,江苏省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3月,赣榆县汾山岭、小张庄2村划归山东省日照县,山东省郯城县黑豆涧、前城、后城、王家、肖家、黄家圈、社子7村划归东海县,山东省单县胡杨庄、董台子2村划归砀山县。8月,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11月,新海连、清江、扬州、泰州、镇江、常熟6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仍受原属专区督导。年2月,徐州专区的萧县和砀山县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安徽省宿县专区的泗洪县和滁县专区的盱眙县划归淮阴专区。年2月,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和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镇江专区的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3月,析江都县设立邗江县,属扬州专区。4月,析泗洪、淮阴、盱眙3县设立洪泽县,属淮阴专区。7月,山东省峄县兴义区徒沟乡的小楼子、刘庄、小韩庄、殷家、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庄、小彭庄10村、微山县韩庄区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和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包括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姚陇子和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13村以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7村和套里岛上的祖套、王套、李套3村划归徐州市。11月,扬州专区的扬中县划归镇江专区。12月,镇江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归扬州专区。年7月,析灌云、涟水2县设立县级新安行政办事处。11月,新安行政办事处改为灌南县,属淮阴专区;析江阴、常熟2县设立沙洲县(年1月正式成立)。年1月,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3月,撤销松江专区,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划归苏州专区。4月,常熟市并入常熟县。7月,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扬州专区的六合、江浦2县和镇江专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8月,镇江专区更名为常州专区,专署由镇江迁至常州。9月,江宁县的前泰来、后泰来、谢家、晏公庙、湖河塘5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马鞍山市;邗江县并入扬州市;丹徒县并入镇江市;淮阴县和清江市合并为淮阴市,划归淮阴专区;苏州、南通2市分别划归苏州专区、南通专区,徐州、新海连2市划归徐州专区,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区,扬州、泰州2市划归扬州专区。11月,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奉贤、松江、金山6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12月,泰州市与泰县合并为泰州县。年底,全省共设徐州、淮阴、盐城、扬州、南通、常州、苏州7专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6地级市,辖60县、4县级市、24市辖区。年7月,常州专区复名镇江专区;8月,镇江专署由常州迁至镇江。年1月,震泽县并入吴县。4月,析宝应县置金湖县,属扬州专区。年3月,徐州专区的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归常州市。9月,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年3月,泰州县复分为泰州市和泰县;析镇江市恢复丹徒县;析兴化县设立兴东县。6月,苏州、常州、南通、徐州4市复为省辖市,连云港市升为地级市。9月,南京市的六合、江浦2县划归扬州专区,江宁县划归镇江专区;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徐州市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常州市的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10月,析扬州市恢复邗江县。年8月,淮阴市更名为清江市。10月,兴东县并入兴化县;析清江市复设淮阴县。年3月,设立六合专区,辖扬州专区的六合、仪征、江浦、金湖4县和淮阴专区的盱眙县,驻六合;析滨海县置响水县,属盐城专区。年底,全省共设徐州、淮阴、盐城、扬州、南通、镇江、苏州、六合8专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7地级市,辖64县、4县级市、27市辖区。年,各专区更名为地区。年底,全省共设8地区、7地级市,64县、4县级市、29市辖区。年2月,撤销六合地区,盱眙、金湖2县划归淮阴地区,六合、仪征2县划归扬州地区,江浦县划归南京市;镇江地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4月,山东省临沭县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姚朱范、李小湾6村,石门头公社的石门头二村、石门头三村、石门头四村3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村、北辰二村、小埠子、老古墩4村,观堂区镇南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4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2村,共20村划归江苏省。年11月,扬州地区的六合县划归南京市。年4月,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的王渡、联合、高涵3生产队划归南京市。年底,全省共设徐州、淮阴、盐城、扬州、南通、镇江、苏州7地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7地级市,辖64县、4县级市、32市辖区。年1月,撤销徐州地区,铜山、丰、沛、邳、睢宁、新沂6县划归徐州市,东海、赣榆2县划归连云港市;县级清江市改为地级淮阴市,撤销淮阴地区,淮阴、沭阳、洪泽、灌南、泗洪、涟水、宿迁、淮安、泗阳、盱眙、金湖11县划归淮阴市,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盐城县改为地级盐城市,撤销盐城地区,建湖、射阳、阜宁、大丰、滨海、东台、响水7县划归盐城市;扬州市升为地级市,撤销扬州地区,江都、邗江、泰、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兴征9县划归扬州市,县级泰州市由扬州市代管;撤销南通地区,南通、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6县划归南通市;镇江市升为地级市,撤销镇江地区,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高淳、溧水2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撤销苏州地区,吴、吴江、昆山、太仓、沙州5县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2县划归无锡市,常熟县改市,由苏州市代管。年底,全省设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盐城、扬州、镇江11地级市,共62县、2县级市、41市辖区。年4月,仪征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9月,沙洲县改为张家港市,由苏州市代管。年4月,江阴县改市,由无锡市代管。12月,宿迁、淮安2县改市,由淮阴市代管;丹阳县改市,由镇江市代管;东台县改市,由盐城市代管;兴化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年1月,宜兴县改市,由无锡市代管。年7月,昆山县改市,由苏州市代管。11月,启东县改市,由南通市代管。年底,全省共设11地级市,51县、13县级市、42市辖区。年2月,新沂县改市,由徐州市代管。8月,溧阳县改市,由常州市代管。年2月,如皋县改市,由南通市代管;高邮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年2月,吴江县改市,由苏州市代管。7月,邳县改为邳州市,由徐州市代管。9月,泰兴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年1月,南通县改为通州市,由南通市代管;太仓县改市,由苏州市代管。7月,靖江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11月,金坛县改市,由常州市代管。1年2月,南京市升为副省级市。4月,江都县改市,由扬州市代管;海门县改市,由南通市代管。5月,扬中县改市,由镇江市代管。7月,泰县改为姜堰市,由扬州市代管。年4月,句容县改市,由镇江市代管。6月,武进县改市,由常州市代管;无锡县改为锡山市,由无锡市代管;吴县改为吴县市,由苏州市代管。年底,全省共设11设区市,辖32县、32县级市、42市辖区。年7月,宿迁市升为地级市,原行政区域分设为宿豫县和宿城区,淮阴市的沭阳、泗阳、泗洪3县划归宿迁市;泰州市升为地级市,设立海陵区,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盐城市郊区改为盐都县。8月,大丰县改市,由盐城市代管。年底,全省共设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盐城、扬州、镇江、宿迁、泰州13设区市,辖33县、31县级市、43市辖区。年12月,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无锡市马山区和郊区及原锡山市所辖7镇合并为滨湖区;吴县市改为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邗江县改为扬州市邗江区;江宁县改为南京市江宁区。年4月,常州市郊区和武进市调整为武进、新北2区;丹徒县改为镇江市丹徒区;江浦县并入南京市浦口区;南京市大厂区和六合县合并为六合区。年12月,盐都县改为盐城市盐都区。年1月,宿豫县改为宿迁市宿豫区。年3月,通州市改为南通市通州区。年底,全省共设13设区市,25县、26县级市、55市辖区。年9月,铜山县改为徐州市铜山区,徐州市九里区分别并入鼓楼、泉山和铜山3区。年10月,扬州市维扬区并入邗江区;江都市改为扬州市江都区。12月,淮安市楚州区更名淮安区。
政区划分年末,辖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3个设区市;共有24个县、25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共个县级政区;辖有个镇、96个乡、个街道,共个乡级政区;辖有个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年末,全省户籍人口.25万人,其中,男性.84万人,占50.7%;女性.41万人,占49.3%。全省常住人口.8万人,城市化率61.9%。常住人口中,男性.69万人,占50.4%;女性.11万人,占49.6%。年,人口出生率9.59‰,人口死亡率6.98‰,人口自然增长率2.61‰。
据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09万人,0~14岁.35万人,占13.0%;15~64岁.88万人,占76.1%;65岁及以上.86万人,占10.9%。全省56个民族齐全,其中,汉族.60万人,占常住总人口99.5%;55个少数民族38.27万人,占常住总人口0.49%。少数民族中万人以上的有10个,占少数民族人口86.8%,其中,回族13.08万人,苗族人,土家族人,壮族人,彝族人,满族人,布依族人,水族人,侗族人,蒙古族人。常住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3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0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3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30万人。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千米,南北最大距离千米,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8.53万平方千米,占83.1%;水域1.73万平方千米,占16.9%。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w/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