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文化兴义红军长征走过的石桥兴义网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20-9-21

温馨提示:视频时长15分01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民国24年(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河、两度乌江后,4月3日直趋修文、扎佐,佯攻贵阳。4月9日,急行军越过湘黔公路南下,16日渡过北盘江,经贞丰、兴仁、安龙县城,20日至25日,红军兵分五路,分别从安龙县的龙广、古里,兴仁县的格沙屯、鲁础营和普安县的楼下,先后进入兴义县境,25日全部出县境向云南挺进。

在兴义境内,红军行军路线主要集中在万屯、马岭、清水河、威舍这几个北部乡镇。经过的村寨有兴化、海丰、大蚌、泥溪、响革、品甸、猪场、双桥河、独家村等。

红军行军路线范围,正是兴义市沟谷发育地带,许多小河由北向南奔流。这些小河,泅渡难度虽然不如红军长征中所渡过的赤水河、金沙江等大江大河,但也给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红军指战员带来不小麻烦。幸好,这些沟河之上,建有不少古桥,为红军顺利通过兴义而后进入云南帮了大忙。

当年,年羹尧威震西陲,凭借平定西藏叛乱、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等军功,受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位极人臣,跋扈专横之气日甚一日,甚至对当朝皇帝也不例外。相传,康熙皇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继位,雍正皇帝矫诏夺位,年羹尧也曾参与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拥兵威慑居四川的皇十四子,使其无法兴兵争位。雍正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实际上是欲擒故纵,后来时机成熟,即罗织罪名,卸磨杀驴。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罗列大罪92条,其中30余条可杀。次年,年羹尧被赐自尽。

历史学界对年羹尧的死因众说纷纭,其后人流向也有多种说法。泥溪河严姓村民甚众,当地土语中,“年”、“严”发音相同,为避祸事,以“严”代“年”,村民自称为年羹尧后人,似乎也有些根据。况且,严姓村民祖上在泥溪河寨子旁边树有一块“永定章程”碑,石碑上的姓氏则为“年”,而不是如今的“严”,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个古寨中,原来的姓氏为“年”不假。

道光十四年,当地严姓村民祖辈于泥溪河上建成一座石桥,定名为“年家桥”,并勒石树碑于泥溪河北岸桥头。该碑青石质,方首,高1.08米,宽0.57米,碑阳额部横向楷书阴刻“年家桥”三个大字。

年家桥南北向横跨泥溪河,两端有青石古道相连,桥南端引桥以外,用青石砌筑挡土墙体,使得路面近直角向东转折,下行5级石阶后,与古道相连,不远转而向南,延伸进入泥溪河寨子。

年家桥规模不大,单孔敞肩石拱桥形制,长18.5米,宽3.5米,净跨6.4米,高3.55米,矢高2.6米。桥面两侧以青条石作为护桥栏,宽0.28米,高0.42米。

当年,红军长征迈过千山万水,跨过的桥梁不计其数。在路过兴义时,数路红军都经过泥溪河,小小的年家桥便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奠定了它不平凡的经历,注定了木浪河流域泥溪河段要承载红军豪迈步伐的史实。这座看似并不那么起眼的石桥,它却连接着红军长征的万里征程

据清水河镇联丰村与黔西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清水河时,走过许多地方,还打了两仗。就在离年家桥不远的山坡上,还牺牲了一名红军,当时行军匆忙,就以一整块大石头为标记,将这名牺牲了的红军葬在大石头旁边。在离大石头不远的地方,兴义下五屯刘家还在此修筑有一座雕堡,以备战争之需。

泥溪河所在的联丰村,有一处山坡被当地人称为“老桥坡”,山坡的得名,是因为在南侧坡脚,马岭河支流木浪河中游黔西村纳怀河段之上,南北向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桥,当地人称之为“叉河老桥”。村民们对该桥还有另一种称呼,据说当年对面马岭镇瓦嘎村的大户之家嫁女到清水河,男女双方的父母共同出巨资修建该桥,因而又叫“亲家桥”,也是马岭连接清水河最早的一座石拱桥。同时,也是一座红军长征时路过的古桥。

红军长征路过兴义时,在木浪河上游,由于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一场大战,一座古老石桥便在云贵两省交界处家喻户晓。

年4月23日上午10时,中央军委纵队由双桥河一带出发,在凹起勒、与由车榔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周浑元纵队一部遭遇。周部在飞机掩护下发起猛烈进攻。红军利用寡妇桥两岸的有利地形,伏击敌军,打了一个胜仗,将周部击溃,迫使敌人不敢靠近,中央军委纵队胜利挺进云南。

击溃敌人后,毛泽东、周恩来与红军指战员在寡妇桥作短暂休息调整。期间,他们一起观看了桥头的建桥碑。由于常年风吹日晒,石碑上的许多文字难以看清,加之碑文没有用标点符号断句,指战员中能够理解的人并不多。毛泽东细看后,向身边的干部战士讲解碑文内容:某妇在丈夫去世后,上敬公婆,下育子女,勤俭持家,接济乡民,修桥补路,深受乡民爱戴。妇人去世后,为怀念她崇公孝义品德,乡民自发集资修建这座石桥,并命名为“寡妇桥”,以表达景仰之义。

多年以来,寡妇桥战斗及毛主席读碑文的故事,当地老乡一直津津乐道,并在云贵两省交界处流传甚广。

由于20世纪九十年代,兴义水利部门修建木浪河水库,那座古老的石桥就被淹没于水面之下。后来于原址水面上,又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代替原寡妇桥作为连接云贵的交通要道。或许,当地群众永远不会忘怀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妇人吧,这座新建的桥梁,当地老百姓仍然坚持称为寡妇桥,交通与水利部门也遂了群众之愿,工作人员在记载时慎重写下“寡妇桥”三字。

寡妇桥虽然被淹没于木浪河水库库区之中,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兴义文物部门已将它作为水下文物进行登记,并录入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

责任编辑:石磊马光翠陈锋

兴义市新闻中心

兴义市新闻中心新媒体:

微博:

兴义市新闻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w/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