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爷子在他的《自传》里说,他16岁入伍当上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后,在陆军四年,海军三年。七年的军旅生涯,给他的一生平添了丰富的阅历,也为他后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述发生在陈老爷子身上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的兴义究竟怎么样,从陈老的记述中,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们到达连队,举目四望,原来分散在各地的班排,都集中在了一块儿。不几天,司务长给我补发了春装,还有胸章帽徽,我终于像一个真正的解放军了。在那里,白天我们走访群众,宣传动员群众,了解民情。一次,我们走到石旮旯里的一户人家,只有两个妇女和她的几个娃娃在屋里。这户人家确实是太贫穷了,那些小娃娃完全赤裸着身子,就这样赤条条地站在我们面前,连那几个妇女也几乎是衣不蔽体的……”
陈老说,当年的贫穷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永远都想象不到。而斗争的残酷,也是当代青年不能体会的。现在想来,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实在是太重要了。那时候国家不太平,他是小兵,部队第二天要去哪里,那是秘密,往往临时才接到命令,然后立即执行。
“两三天的行军,我们翻山越岭,走过不少泥泞小路,爬过无数悬崖峭壁,经青山到普安,进驻县城。普安虽小,但属云贵重要通道。当时正是抗美援朝关键时期,我心里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什么。 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中国一大批青年男女,在祖国的感召下,加入中国人民自愿军,跨过鸭绿沙,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陈老爷子与他那些热血沸腾的战友, 并没有接到开赴朝鲜战场的命令。当时,大家心里就想着如何保家卫国,如何让老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可以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然后能吃饱饭,不挨饿不受冻。
到达青山后,陈泽沛与战友们的任务依然是“扩军备战,肃清匪特”。他们不时到附近村寨走访,或动员一些人参军。然而,当年新的政权刚成立,民众心里大约还不那么信任。他们好不容易动员到一人,来到部队才一夜,第二天又回家了。为此,他与年长的战友就一次次的去动员,渐渐的,多少收到了一些效果。
他们常常到街上巡逻,时时警惕着有敌人混进队伍或农家搞破坏。有时也清查地主家的财产,自然免不了发生冲突,甚至战斗。白天巡查,夜晚开斗争会,工作紧张,现实也很残酷,时不时的发生流血事件。
陈泽沛回忆,年国庆节,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就和周总理谈判,将旅顺海军基地移交给中国。几个月之后,他就接到参加接收旅顺海军基地的任务。当时,从西南军区调10官兵过去协助,他就是其中一个。后来,他直接调到东北旅顺口海军基地司令部枢纽通讯台。他所在的建制,就称为部队。当时那个军队的编制,称为信箱。苏联军队离开中国的时候,陈朝沛正在值班。记忆中,那苏联军队来和他们告别的时候,嘴里“嘿罗嗦”、“嘿罗嗦”(俄语),并与中国军队握手告别。作为电台上的值守战士,他是 个和苏联军队握手告别的。年,叶剑英元帅指挥的辽东半岛抗登录演习,领导也特意安排他代表海军,执掌海军的电台。陆海空联合演习,他就是海军代表,还有陆军和空军,当时那个部队是三兵团联合军事演习。
陈老爷子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青少年时期的新旧社会交替,到入伍后所走过的历程;从军旅生涯,到教育工作者;从家徒四壁,到十里八乡羡慕的示范户,他走过了不寻常的漫漫人生路。为此,他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尤其珍惜,感受也最为深刻。
陈老爷子的一生颇为坎坷。土匪叛乱时,他父亲被抓去关押,敲诈勒索。从军之后,挂起了“光荣之家”的匾额,那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光辉岁月。后来从部队转业回家,根据组织安排,在老家当乡村教师。他谦虚地说,在在党的领导下,他为革命做过一些工作,但比起那些英雄模范,尤其是牺牲了的战友,他的那点成绩微不足道。
说到现在,他兴奋异常。他比划着说,现在是习总书记执掌我们国家,总觉得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没有现在这样的伟大,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人民关怀。不管任何朝代,对待人民像这样的爱护,对待人民像这样的关怀,这样全心全意的去提高人民福祉,没有哪个朝代赶上当今这个社会呀!很多老百姓都讲,过去至少还交供应上皇粮啊。现在不单是不要你的,而且国家还给你农业补助喽,老年人60岁以上的还给点养老金喽!哪个年代比得上今天,没有嘛!
陈老说,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簸米甲是个信息非常闭塞的穷山寨。当年,抗日战争硝烟滚滚,可生活在簸米甲这个山村里的老百姓却知之甚少。饥饿和贫穷如一条条毒蛇,随时噬咬着这里的平民百姓。这个小村寨很寂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小山村的寂静,却因为一架飞机的坠毁发生了改变。
大约是年八九月份的一天,大约十一点钟左右,他正在读书,就是老学校所在那个位置,他爬在那个地方。当时突然听到头顶有飞机,“嚯嚯嚯”的,声音很大。以前老百姓称为造法飞机,双肚子的。它究竟是运输机,还是什么。他当时太小,并不知道。大概隔了十多分钟,他看到那翅膀左边飙出一股油来,亮晶晶的。
几分钟以后,不知道为什么,这飞机“嚯嚯嚯”又飞回来了。学校那里原来有一棵拐枣树,大概有十把丈高。他本以为,飞机就要撞在那棵树上了,可是没有。他们校长李向贤拿着一把枪,带着学生向弯子那边就跑,飞也似的。他年龄小一点,跑不赢,就跑在墙根下蹲起来。心想万一有危险的话,有墙挡到,相对安全。突然,只听见“哗”的一声巨响,飞机就栽下去了,继而又是“蹦!蹦!蹦!”的响声,一股浓烟往天空冲了上去。
当时,他看到是落在那地方,结果一飙,又飙在羊弯水塘那边。那个飞机是脑壳先着地,机尾后头就往前面翻。飞机轮子,飞过一座山,飞在了山的那一边。随后,飞机就燃烧起来了,火势很猛,燃烧了两三天。当时看闹热的老百姓很多,每天成千上万,就在那地方围观,都来看飞机。飞行员是一个人,可能是跳伞跳晚了,一跳下来,恰恰触在那个石头上,年轻的美国飞行员。
美国飞行员因跳伞时机没有掌握好,加上降落伞并未完全打开,这一跳,就硬生生栽在了地面的岩石上,从而导致飞行员当场死亡。簸米甲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突然出现这种叫“飞机”的庞然大物,对人们的影响和冲击可想而知。
盛夏时节,栏目组一行在陈老及其家人的引领下,来到当年飞机坠毁的地方。树木成荫,绿意盎然,完全看不出飞机坠落的痕迹。然而,陈老爷子回忆当年的那个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陈老说得最多的,就是和平不易,今天的幸福日子来之不易,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都要珍惜。
作者:高雪
责任编辑:李海燕
本期审稿:马光翠
值班总编:宋娜
法律顾问:贵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杨出波律师韦娜律师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微博: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