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年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我省水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涛,省农科院副院长周维佳,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易勇出席会议。州政府副州长刘兴吉、州政协副主席莫武安参加会议。
近年来,我省水稻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杂交良种基本普及,育秧方式多元化,规范化栽培、绿色防控与配方施肥全面实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夏粮产量数据公报,我省夏粮面积.8万亩,较上年增长6.9%;产量.7万吨,较上年增长7.6%。夏粮面积及产量实现双增长,喜获丰收。据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我省秋粮面积预计万亩,全年粮食面积预计.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预计.75万亩(优质稻面积万亩,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4万亩),略高于上年。总体上看,预计今年能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后期如无大的灾害发生,今年粮食可望再获丰收。
会议指出,我省水稻生产在“藏粮于地”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藏粮于技”方面还可大有作为。全省各地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清醒认识水稻生产对于我省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水稻生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全面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从抓实田间管理、抓实防灾减灾、抓实病虫害防控“三个抓实”上下功夫,为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要认真思考,将水稻产业作为种植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谋划,做到补齐短板强弱项,培育品牌增收益。重点要抓好保障端、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品牌端五方面工作,进一步夯实水稻种植基础,提升水稻种植水平,切实延长水稻产业链,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逐步提高水稻品牌效应,推进水稻产业向高效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会上,云南大学研究员胡凤益、贵州大学教授陈卓分别作专题授课。省农科院、兴义市农业农村局、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余庆县农业农村局作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到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水稻高产示范区、品种展示现场等进行参观。
(来源:黔西南日报社;记者:房泰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hj/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