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义市盘江路小学开展“反恐防暴”系列教育活动
亮点黔西南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校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12月4日,兴义市盘江路小学开展了反恐防暴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当天下午,来自兴义市富民路派出所的民警,向全校师生讲解了爆炸、纵火、投毒、劫持等恐怖暴力事件的类型,还详细介绍了怎样从众多人群中辨认有可能作案的可疑人员,并分别就这些类型的恐怖暴力事件发生时,怎样应对、躲避、报警等防恐知识做详细的讲解。
随后,反恐防暴演练演练正式开始。两名“陌生”男子走到学校操场,突然亮出了藏在身上的大刀冲向学生群体,见有“歹徒”行凶,学校保安赶紧向富民路派出所报了警,并手拿防暴叉、警棍、木棍等工具,将“歹徒”控制并捉获……紧接着,学校还开展了12.4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宣传教育活动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体师生介绍如何遵纪守法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师生反恐防暴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怎样辨别坏人,还知道了遇到坏人应该怎样应对,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张宏摄影报道)2.望谟县“四严”巩固活动成果防“四风”反弹
2.望谟县“四严”巩固活动成果防“四风”反弹
亮点黔西南讯为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黔西南州望谟县采取“四举措”,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坚决反对四风,锲而不舍地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严防不良风气回潮。坚持把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持续整改、长期整改的思想,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关于作风建设有关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继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好整治“四风”持久战,严肃查处不手软、通报曝光不留情、上下合力不留白,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严防不良风气“回潮”。加快推进作风方面制度建设,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推进集中反“四风”改作风转为经常性的作风建设,切实做到抓深抓实、勤抓不懈。
严格监督管理干部。认真执行并完善各项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建立领导干部作风状况定期分析机制,加强综合研判,坚持重在平时、从细处着眼、从日常管理抓起,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广大干部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坚持把平时作风表现和考核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形成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真正把德才表现优、群众口碑好、作风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出来。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教育党员树立规矩意识、按制定规定办事的主要平台,经常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认真把“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的要求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中,切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确保每次党内政治生活都能发挥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坚持运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做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结合年度考核,对全县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内政治生活有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
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定期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检查活动,加大执法执纪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违反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干部,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通报一起,坚决纠正违法乱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对有的问题没有完全整改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不强、机制不畅,个别干部“为官不为”等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始终保持反对“四风”的高压态势。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坚决防止推诿扯皮,对于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吴正丹报道)
3.册亨布依族转场舞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点黔西南讯笔者从文化部门获悉,1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在公布的20项传统舞蹈中,序号为编号为Ⅲ-的册亨县布依族转场舞与序号为编号为Ⅲ-的晴隆县阿妹戚托两个项目名列其中。
布依转场舞是一种源于该县威旁乡大寨村的布依族原生态舞蹈,年11月21日,册亨布依族转场舞成功申报大上海基尼斯纪录;今年9月23日,全部由册亨县者楼中学学生表演的布依族转场舞,代表贵州参加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获银奖;今年11月29日,在册亨县举行的中国·册亨“十月八”布依文化年活动上,册亨布依族转场舞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现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册亨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加强非遗项目宣传展示为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邢祖性报道)
4.普安县积极开展民族刺绣工艺大师初审工作
亮点黔西南讯近日,笔者从黔西南州普安县民宗局获悉,12月4日,普安县举行全县民族刺绣工艺大师初审工作,从该县有特色、有影响、质量高的民族手工艺刺绣人才35人中选出3名有20多年的创作经验和设计制作的刺绣作品荣获县级以上(含县级)奖项的人员为申报者。
为进一步加强普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全县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手工艺水平,充分发挥刺绣人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强推动民族经济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全县民族文化品牌,该县对民族刺绣工艺大师评审工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县民宗局、县文体广电局和县文联有关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初评小组,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认真组织了该县有特色、有影响、质量高的民族手工艺刺绣人才35人参加初步评选。经过该县初评小组的认真评选、对比、评审,最终确定了3名有20多年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技艺全面而精湛、创作出色且自成风格、艺术成就为业内所公认、在县内外享有声誉的、设计制作的刺绣作品荣获县级以上(含县级)奖项的人员为申报者。(李英厅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