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文化丨兴义特色民居百年卢家营兴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17-8-27

  位处贵州西南的兴义市,属典型的的喀斯特地区,境内广泛分布着雄伟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高原、峡谷、峰丛、峰林、石林等组合为特征。兴义,最不缺的就是石头。著名作家欧阳黔森曾在《绝地逢生》中说:“美丽,但却极度贫困,这是喀斯特地貌的特征。”然而,自古以来,兴义人民却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块块普通石头变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墙、碉堡,或将石头建成西南独具特色的民居。

  翻开兴义历史,于明洪武初年即设营汛的捧乍是赫赫有名的,为明清“普安十二营之一”,比兴义置县还早几百年。然而有一个地方却敢于藐视它,这便是小小的卢家营,民谣说:“十个捧乍城,抵不上一个卢家营,洋烟砌成墙,银子打死人。”这民谣从侧面反映了卢家营的险要与富足,而捧乍则加以默认。今天的卢家营怎么样?

卢家营永靖堡石牌匾

  在秋风秋雨的季节,记者一行向兴义市南部出发,来到敬南镇拢岸村境内的卢家营探访。站在兴义城至泥凼何应钦故居的公路上向右远眺,卢家营确实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五座山峰如五根手指直指天际,将整个卢家营拥入掌心,绿树掩映下的瓦屋若隐若现,似手腕处的地方有一崎岖小道,那是进村的唯一道路。

  走进寨内,蜿蜒曲折的营墙依山而建,仿佛是袖珍版的“八达岭长城”。山峰与山峰之间的垭口上,营门横插门栓的石孔依旧保留着,营门外或是悬崖峭壁,或是陡坡,不要说是冷兵器时代,就是现在也依然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据寨内九十多岁的卢树祥老人介绍,卢氏家族于乾隆年间迁到此处时,这里还是一片原始森林,称为“皮山林”。在此居住之后,为防匪防盗的需要,逐年修建寨墙、营门,至清末光绪年间,已有四道栅子门,其中三道为石门,一道为木质门。最后一道门西侧的石山上有土炮台,寨后有后营门供紧急情况下逃生。土炮台所在的山峰就如一人右手伸展开来向上翘着的大拇指,向右上往左数的几座山峰,依次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村寨就卧在这只右手的掌心之中。城墙下,还有一个可供几百人同时藏身的溶洞。整个营寨东西长米,南北宽米,以毛石垒砌。山峰寨墙最高处,可达20余米。

  山下的石板路往西经新街、钱家湾通往七舍、捧乍,然后上云南;往东经何家坪、陇岸、敬南,到黄草坝,然后直抵贵阳。相传,当年泥凼的何应钦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小道走出兴义,走向贵阳,再走向全国的。

  现在的卢家营栅子门已经拆毁,村子正面的寨墙一部分残存,其它方向的寨墙基本保存完好,寨子里一些巷道依旧为石板铺就,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全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石材建筑的房屋主墙、保坎,基本上都是片石墙,或钩缝砌石,垒成美观的石墙或者坝埂。在路坎下,一块石匾额静静躺在那里,上书“永靖堡”三个大字,落款上为“光绪甲辰年”,下写“季冬月立”,即年腊月所书。

卢家营保存完好的青杠栅子门

  年,广西爆发了著名的会党起义,当时称“游勇”、“游匪”。“壬寅大灾”后,起义军一部万余人跨过南盘江往北进抵兴义,南部区域均受到滋扰,之后攻陷兴义县城,势力到达捧乍一带,而下五屯永康堡虽遭到猛烈进攻,最终未能攻下。卢家营也受到秦都统、马幺军数百人马的攻击,但是由于地势险要,防守严密,也没有攻下。匪患消除后,官府将狗场改为“靖南”。解放后,“游勇”定为“会党起义”,于是“靖南”改为“敬南”,以体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卢家营由于其坚固异常,年兴义黄草坝人吕仲版即兴题之“永靖堡”,与下五屯永康堡相比肩,但是当地百姓还是习惯称这个地方为“卢家营”或“皮山林”。这大概就是今天捧乍对这一民谣加以默认的原因吧。

  提起当年广西“游勇”攻打卢家营的历史,卢树祥老人随口念起那首古老的民谣:“十个捧乍城,抵不上一个卢家营,洋烟砌成墙,银子打死人。”

  卢家营有一高姓人家居住其中,传说一个风水先生经过卢家营,仔细端详,觉得卢家营好似一个打铁的火炉,东南侧的山顶比较平整,像打铁的镫子。旁边的两座山峰好似一把火钳,卢家在炉中,火力太猛,成年累月打熬,怎生了得。卢家先辈询问如何解脱,先生略一沉吟,说道,不如请一高姓来此居住,岂不是“一炉(卢)高发”了?从此高姓就居住其中,与卢氏和睦相处。

卢家营保留较为完整的石墙

  外地人经过这一地带的时候,满眼都是石头,都说这里是拉屎不生蛆的地方,其实这里人少地多,玉米小麦豌豆胡豆均出产,粮多,猪多,肥多,饥荒年月田坝里的人家都要到山里来借粮食借钱,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这样。遇到战乱,崇山峻岭就像乌龟壳,山里人家就退回营里躲藏起来,战乱平定,又走出大山到田坝里低价买田买地,甚至置办房产。山里人勤俭忠厚重视文化,官至国防部长的何应钦、昆明军区政委的陈连富都在卢家营方圆十公里以内,甘肃省原副省长卢传奇就在卢家营度过了他的童年,至于县乡干部那可要扫帚扫撮箕撮啊!

  兴义其它地方,有寨墙城墙没有人家居住,有人家居住又没有寨墙城墙,就连刘氏庄园的永康堡也是如此,而卢家营却二者兼备,比之其它地方的屯堡自有其喀斯特山地的特色,它鲜活地保留着许多农耕文化的东西和冷兵器时代的防御观念。

卢家营遗留相对完好的营门

  兴义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文物保护与研究专家王仕学介绍:“卢家营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寨,它在旅游方面开发的潜力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很多民居保留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民居的风格,还有一些很古老很富有特色的村巷,也被保留下来。在兴义,这个村子是比较独特的,它位于兴义到何应钦故居的中段,也可以把这个地方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从刘氏庄园出来,到这个地方游览一下,然后再到何应钦故居去。或者倒过来,游览了何应钦故居之后,来这个地方游览一下,再回兴义郊区游览刘氏庄园。这个村庄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大概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卢姓家族就居住在这个地方。寨子后山上的那些营盘、寨门,还有它的寨墙,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地方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古驿道上的石板光滑溜圆,路上已长满萋萋芳草,无数先人赶着马帮缓缓走过,渐行渐远,终成历史。然而,就地就近选择石材起房盖屋早已成为卢家营人的传统,直到今天,满寨的人家,全是石头组成的民居,一眼望去,坚固而别有一番风情。

责任编辑:石磊曹松

兴义市新闻中心

兴义市新闻中心新媒体:

微博:

兴义市新闻中心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
白殿疯能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