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周欢。同学们来到八中也将近有一学期了,不知道同学们在八中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有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呢?有句俗话呀,我们从小听到大,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就想问了,怎样的一本书中才藏着真正的黄金呢?相信同学们也很苦恼于怎样去选择一本好书。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到了语文组杨霞老师来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世界,去寻找书中的黄金。
问候:欢迎杨霞老师,周欢您好,同学们,大家好!
主持人:说起民国,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无论他们是在文学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碰撞出了足以闪耀后世的火花。那么,提起民国,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岳南先生所著的一本书,叫做《南渡北归》。
主持人:杨霞老师,《南渡北归》这本书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涵义吗?
杨霞老师:首先,为什么用“南渡”这个词呢,因为我们国人无法在中原立足,必须通过“南渡”来求得安身之所。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南渡的经历,第一次就是西晋南渡之后就变成了东晋,但是我们都知道东晋灭亡了。第二次就是北宋,北宋南渡之后就变成了南宋。
主持人:杨霞老师说起南宋让我想起了李清照,她在晚年的时候也有过南渡,比如说她写的《声声慢》这首词读起来感觉非常的凄惨,我觉这个可能与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南渡北归》这本书有关联吧。
杨霞老师:对,可以从这里来理解“南渡”,因为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就在江浙一带度过她的余生,李清照的晚年是非常凄惨的。第三次南渡就是明朝被李自成灭掉之后,他们在南京去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这时我们都知道明朝灭亡了。第四次是我们今天将要接触到的民国时期了,年,日本人侵略了我们的国土,当时的整个国民政府,还有北大、清华、上海的同济大学等都在战火硝烟中无法保存自身,于是他们就来到了西南的云南,通过南渡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在南渡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大师叫陈寅恪,书里面称他是三百年来一大师,他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在这里体现了他对北归的一种非常渺茫的期望,因为他觉得北归好像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有一种被亡国的心态,所以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南渡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事情。后来他们北归成功了,在这一点上和之前的三个朝代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民国的很多大师里面,比如像吴宓就没有北归,他实际上是有北归的机会的,但是他选择去西南大学,后面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在文革期间,他被批斗而凄惨的去世了。从个人层面上来讲,南渡就是个人在历史潮流的这种大环境下为获得自身生存的一种举动,经历南渡然后又北归的一个凄惨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国家或者个人的层面上来理解《南渡北归》的涵义。
主持人:听了杨霞老师的解说,我觉得那一段历史有很多令人悲伤的地方。那《南渡北归》向我们传达了些什么事呢?
杨霞老师:这本书的作者岳南在写这本书时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内容丰实。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中的精华。
第一是大师们的治学。比如说曾国藩家属中的一个女子叫曾昭燏,她是一个学贯中西的考古学家,当时她也是在川(四川)滇(广西)两地奔波,一个女子风里来雨里去的做着考古的工作,为考古工作做了很多贡献。对于她的个人生活,她认为结婚会磨灭她的才智,为了她的考古事业终身未嫁,她的晚年也是非常凄惨的,最终跳楼自杀了。
第二,教学方面。书中描写的大师很多在大学里面任教,比如说陈寅恪、吴宓等。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他们从长沙到云南经过贵州这一段的教学故事。当时,他们到了贵州以后,发现这里的山水非常漂亮,很有地域特色。老师们就亲自组织学生来观看这里的喀斯特地貌,现场给学生进行教学。另外,贵州的民风民俗也很有特色,学生们还在这里采集民歌、山歌等。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很难得的,在逃难的过程当中还带领学生们学习知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陈寅恪,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右眼失明,左眼的视力也不是很好。他有一次提着两大包书走进教室,在黑板上书写了一整黑板的文字,坐在凳子上,面对着黑板自顾自的讲起来,有时还闭着眼睛,讲了一会儿以后发现不对劲,才转过身来面对学生进行讲课,这里也体现了他在克服自身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依然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可贵精神。另外一个就是刘文典,他有一个特别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他趁着有皎洁月光的晚上,带着学生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比如曹操上去讲名篇《乐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么有意境的晚上去讲这么美丽的文章,会有什么感觉。
第三,生存方面。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跑警报。
主持人:跑警报,现在听起来有些陌生
杨霞老师:跑警报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东西。如果我们今天还跑警报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安心的学习,而且还有生命危险。跑警报是由于当时国家处于一个混战的状态,不仅是北方,日本人连我国的南方也不放过,飞机经常在上空轰炸。警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预警,告诉你日本人的飞机已经起飞,这种警报大家一般都不跑,抱着炸不到自己的侥幸心理;第二种是拉空警报,表示日本人的飞机已经起飞并朝着云南方向飞过来了,这时候大家都感到比较危急;第三种是紧急警报,这种警报的声音短促,氛围非常紧张。关于跑警报,有两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书里有讲到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每当跑警报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她不跑,她就每次都在洗头。当时生活很贫困、很艰辛,水不够用,跑警报的时候,所以人都跑了,只有这个女孩子,她就去洗头,她觉得这样挺好,水都是她一个人用。那这个男孩子每当跑警报的时候干嘛呢?做莲子汤,就是煮莲子粥来喝,所以空气里就弥漫着一股莲子粥的味道。甚至有很多教授、名流,就找个地方呆着就好了。
主持人:这个可能很多人比较感兴趣,因为爱情故事是非常精彩的。
杨霞老师:就比如里面的金岳霖啊,林徽因啊这样的大师。但我今天不讲金岳霖和林徽因,我讲吴宓。刚开始我也提到吴宓,他后来到了西南大学。他和他的妻子陈心一结婚之后,他就爱上了毛彦文,他为了追求毛彦文而和陈心一离婚,抛弃了他的三个女儿,实际上这个事情很多人觉得不道德,这个暂且不论。我想和大家讲的是后面他如何追求毛彦文,他追求毛彦文,但毛彦文一直把他当成朋友,就觉得我和你不搭嘎,而且毛彦文也觉得他抛妻弃子来追求自己不好,何况毛彦文当时已经有意中人。他在这种爱情的困扰里,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就发表了四首诗在《大公报》上,那是年的事情了。其中一首诗的两句就是:“吴宓苦恋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这些诗发表出来,因为他是当时的大师,有些人就觉得影响特别不好,比如陈寅恪就很生气,于是陈寅恪就跑去找他说:“这是你的私事,不应该发表在公众的报纸上,让大家看见。”陈寅恪举了一个例子说:“比如我每天上厕所,我从来不会把上厕所的事情发表在报纸上。”吴宓更生气了,他就说:“请注意你说的话,我爱毛彦文并不是上厕所,毛彦文也不是厕所。”从这里看出来,这些大师们其实特别有趣,特别幽默。而且书里还有很多类似的介绍,所以我就把它分成了四个部分,这四方面只是我主观上的认为,大家可以到书里继续找寻更多的乐趣。
主持人:《南渡北归》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学术大师的命运变迁,我觉得读起这些文字心中都会有一种怅惘的感觉,那老师您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杨霞老师:这本书讲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故事,处于这个世纪里人物命运的变迁,还有国家所遭受的苦难,像80后、90后的、还有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很难去体会当时的国家和人民所经历的苦难,我读这本书就觉得中国这么一个国家,真的是遭受了很多很多的苦难,因此我觉得自身面对这种大环境,自己真的很渺小,我就会常常思考——我所站的这片土地,我所置身的这片天空,它曾经是有着怎样的一种遭遇?这样,我才会对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有更多的热爱,这是对国家来说吧!如果从个人来讲,我会觉得这些这些大师们曾经在这庞大的历史长河里,他们没办法自主生活,没办法自由追求幸福,甚至他们的生命都没有保障。但是,他们始终坚持在艰难的环境里求学治学,追求幸福。所以,活在我们这个幸福和平年代的人应该会受到鼓舞。
主持人:听到杨霞老师说这个我就想起苏轼他曾经在他的文章里写过的一句话:“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会使人联想到人类的渺小,其实人很多时候是被历史推着走的。听了杨霞老师说了这么多,我的眼前好像就会出现一幅这样的画面:民国的文人志士们他们一起在为当时的文化教育奔走呼告,作出了这么多的贡献,我非常的感动于他们的这种精神。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翻开《南渡北归》这本书,除了了解他们的命运变迁以外,也希望同学们感受到她们的魅力与风骨。杜拉斯曾说:“每打开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的确,每本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我们做这期节目,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我们这期节目的引导去做一个爱书的人,爱读书的人。同时我们也谢谢杨霞老师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推荐,非常感谢!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收看本期精彩节目。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收看本期精彩节目。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收看本期精彩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