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
三头六臂刀枪不入”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来到了咱们大贵州!
五组老爸萌娃
走进兴义万峰林
故事将会怎样展开呢?
▼
陈小春和jasper
杜江和杜宇麒
刘畊宏和小泡芙
吴尊和NeiNei及Max
邓伦和小山竹
9月21日~23日,
五位爸爸带着萌娃们
来到了贵州兴义进行取景拍摄
取景地就是兴义万峰林以及清水河镇雨补鲁村
一时间,各种花絮和短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他们在兴义万峰林
进行了骑自行车体验、集市游戏互动,
并在清水河镇雨补鲁村
开展了两天一夜的乡村农家生活体验。
10月12日在芒果TV播出啦
我们来看看雨补鲁天坑的美景及拍摄场地
↓↓↓
《爸爸去哪儿》的爸爸们骑着车带着宝贝
到万峰田园看金黄稻穗闻稻香(来源:兴义之窗)
↓↓↓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编一样,
非常期待这期节目的播出呢?
雨补鲁天坑不知道大家对于雨补鲁天坑熟悉不呢?
今天小编要给你们好好介绍介绍
雨补鲁天坑距离兴义市区19公里,位于清水河镇联丰村。底部平坦且高低差多米。周围有很多奇峰,曾被地质学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
坑底是一个天然的天坑寨子,住着户人家,陈姓人家占全寨人口的绝大多数(据说是陈汉皇帝陈友谅的亲眷),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
一般来说天坑由于环境恶劣,是不适宜居住的。但是在雨补鲁天坑,坑底周围还有坑寨,坑寨有石屋、石墙、石路、树林、修竹,真的是天然成趣。
天坑东边半山上有泉水,除满足坑寨人家人畜饮水之外,还浇灌坑内多亩良田,所以这里不止很宜居,而且还非常的安然和舒适。
寨子很古朴和典雅,有百年建筑还有参天大树,非常的原生态,这里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田园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进出寨子只有一条路,几百年来村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利用拓路废弃的石头修建的寨门
走进寨子里,榕树,石梯、石道、石屋,一片岁月静好的模样,仿佛瞬间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古代……
来源: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摄影师清殊
雨补鲁曾以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原始生态入选过《国家地理杂志》,并多次登上过央视相关节目。你说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很值得去看看。
雨补鲁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艺术作品,名字叫做《天坑地漏》。《天坑地漏》是由中央美院师生设计,当地石匠施工完成的。它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还非常的实用,比如当遇到暴雨极端天气的时候,地漏的排水功能会就派上用场了。
近些年来,雨补鲁的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了,客栈、农家乐等一应俱全。来到这里,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是能满足的,你只需要静静欣赏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就可以了。
万峰湖
万峰湖是中国五大人工淡水湖之一。之所以会叫“万峰湖”,是因为湖周万峰环绕。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
万峰湖内有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迷人,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地。
泥凼石林泥凼石林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裸露石牙地貌。泥凼石林风景区有风波湾石林、拢戛石林、双狮洞等自然景观,还有何应钦故居等人文景观,也是泥凼石林风景区独有的特色!
泥凼石林风景区由集中型和散落型的石林、峰丛、峰林交融形成。登上风波湾何应钦故居观景台,可以极目远望,一览众山小。
万佛寺万佛寺是万峰林风景区内的一处景观,它与万峰林风景区融为一体,同泥凼石林和万峰湖相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万佛寺建于明嘉靖年间,洞中有着千姿百态,造型完美的奇观,堪称洞中精华。
兴义刘氏庄园兴义刘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
庄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庄园内的“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美食吃起来兴义的美食小吃很是丰富多彩,主要以麻、辣、鲜、香为主,而且非常注重佐料的搭配,来到这里你只需要放开来吃。
羊肉粉兴义的羊肉粉是比较出名的,新鲜羊肉搭配爽滑的米粉,再加入鲜羊肉汤及各种调料和具有特色的油辣椒,那叫一个鲜香麻辣。
刷把头兴义刷把头是一种传统小吃,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刷把头做工十分精细,全是手工劳作,用手捏成刷把头形,蒸熟之后既美观又好吃!
鸡肉汤圆鸡肉汤圆也是兴义地区传统名小吃。软糯的汤圆,鲜香的馅心,再加上有营养的汤汁,简直是色香味俱全。
耳块粑在兴义,每家每户都喜欢做耳块粑。尤其是加上火腿、酸腌菜末等来炒的耳块粑,拌着少许油辣椒,吃起来香甜浓厚、咸辣醇正,而且卖相非常好。
七色粉兴义当地人的一天,基本上是从一碗七色粉开始的。因为在这一碗粉里有羊肉、羊血、泡萝卜丁、香菜、葱花、肉酱等七种配料,所以称为“七色粉”,看起来颜值真的很高有木有!
兴义还有很多说不完的美景美食
大家可以和五组老爸萌娃
来个同款旅游
亲自感受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w/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