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浇灌出扶贫花
—记兴义市公安局副科级侦察员、兴义市猪场坪乡堡上村第一书记向陆灿
年10月,兴义市猪场坪乡堡上村来了一位穿着“警服”的中年人。他既是脱贫攻坚的“尖兵”,普法宣传的“行家”,更是化解矛盾纠纷的“能手”,被群众称之为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人,他就是兴义市公安局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向陆灿。
猪场坪乡堡上村,属一类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10.01平方公里,山多石多地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理地貌。堡上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贫困人口人,年计划脱贫32户人。
建设党员阵地凝聚全村民心
年,向陆灿来到堡上村,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前几年,堡上村党支部还没有活动阵地,党员大会或支部党员活动只能在农户家里“凑合”。为此,向陆灿向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等多方面筹措资金48万元,修建了堡上村党员活动室。有了活动阵地,全体村组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就有了自己的“家”,每逢赶集,他们都要来坐一坐,聚一聚,村两委的凝聚力也因此增强了。
作为村党支部带头人的向陆灿,自来到猪场坪以来,组织全村党员扎实开展新时代讲习所学习教育活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村党支部每年要召开4次以上的全村党员大会,介绍全国各地党的基层组织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村实际,力求为村民办实事。
要吸收“新鲜血液”,才能不断壮大村党组织。向陆灿任第一书记以来,十分注重培养新生力量,该村党支部平均每年有1至2名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使该村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解困境找路子扶贫扶在群众心坎上
“向哥,你来我家坐哈,吃了饭再回去”向陆灿回答,“上次我和你说种点烤烟,你种了没有,别种玉米了”。向陆灿关心的回答到,村民杨大林回答到“我今年种了一亩多的烤烟,还养了两头猪,今年收入应该可以了”。
杨大林是猪场坪乡堡上村低保贫困户,之前与奶奶和叔叔住在一间危房里,一到刮风下雨,家人就担心房屋坍塌,奶奶长期生病卧床,他每天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照顾奶奶去了,在家里的不到两亩地种植玉米和养一些小牲畜过日子,向陆灿走访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就将他家的具体情况反映到乡里,为他家申请危房改造,年在猪场坪乡的大力帮扶下杨大林家新房建成,搬家的那天向陆灿特意到乡里买了多元的厨具和一些家具送给杨大林家,他说,其实多元算不上什么,但是我就是想鼓励他,让他树立信心,早日脱贫,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我就放心了。
贫困户陈王启家门口,有一段串户路一直是泥巴路,串户路又不属于通村通组公路改造范围,一遇到雨雪天气出行都非常不便,陈王启跑到向陆灿这里反映,向陆灿说“要不这样我出元买水泥和沙子,我们一起修路”于是向陆灿买来了水泥和沙子与陈王启一起修起了路,从此他家人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同时,向陆灿通过走访,并结合当地地理和气候情况,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结合实际找准产业发展的路子,为了发展壮大堡上集体经济,向农户流转土地30亩种植佛手瓜,种植牡丹勺药亩,并联系城区各大超市、药店和单位食堂进行销售,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新路子。
当好法律、政策宣讲员做群众贴心人
向陆灿来猪场坪之前一直在市公安局法制部门上班,到了堡上后他觉得,作为公安机关派驻的第一书记,一定要将法律知识和各类国家政策、惠农政策作为重点内容传达到每一位贫困户,通过走访他决定首先要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群众宣传,然后采取群众宣传群众,群众帮助群众的方式在全村开展宣传工作。他首先以党员、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村民为重点对象,加大对他们的法律和政策培养力度,确保每个组至少有一名法律和政策“明白人”,然后再由“明白人”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引导群众,使群众能够了解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深切关怀,意识到爱党爱国教育、学好技能共同摆脱贫困的重要性。堡上村贫困户李保权说,“很可惜我外出打工的儿子没能来听听,等他春节回来我一定将这些知识讲给她听,他就理解这种幸福生活来得有多么的不容易,就知道眼前的困难实在不算什么,只要勤快一点、吃苦一点,生活就可以过得不比别人差,”。
调解“千家”事,温暖群众心
向陆灿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x/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