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黔西南日报中国黔西南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文化遗产日”从年起设立;年9月,国务院同意自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据悉,黔西南州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余项,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有12项18处,国家级传承人7名;省级保护名录项目76项90处,省级传承人38人,州级保护名录项目项,州级传承人名,县级保护名录项目项,县级传承人名。
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黔西南州于6月12日在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举办了“重走长征路寻找最美红色故事”活动。
遵义会议后,为彻底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抵达贵阳东南面龙里,摆出直逼贵阳态势,迫使蒋介石坐镇贵阳指挥,并调动滇军援黔。趁国民党大规模调动的慌乱之际,红军主力分三路绕道贵阳,挥师黔西南。
年4月15日至17日,中央红军三军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在白层击溃敌人守军,渡过北盘江,红一军团则由望谟县者坪渡过北盘江,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4月20日,红军红一、红三和红五军团兵分五路,分别从安龙县的龙广、古里,兴仁县的格沙屯、鲁础营和普安县的楼下,进入兴义县境。
红军所到之处,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主张,惩恶除霸。虽历时短暂,却在黔西南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使黔西南群众对中国革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本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xx/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