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雨水充足,河塘交错,水产养殖业发达,所养鸭子肉质鲜嫩,百天以内即可食用。
坐落在兴义市铁匠街的肖家香酥鸭,就是用这种鸭子烤制成的(当地人叫烧鸭),在众多的香酥鸭中,列居榜首。年,在贵州风味名小吃竞赛中一举夺魁,荣获一等奖。
肖家香酥鸭在近20年的经营中,博采众家所长,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其过程是精心挑选本地水鸭,宰杀、去毛、去腥,加香料卤制、烧制。在近百种卤料中,精选试制出10多种对卤制品有特殊性能的卤料,如草果、砂仁、茴香等作为配方。以此卤制的香酥鸭,色泽金黄、皮脆肉嫩、清香爽口,是家宴和高级宴会上的美味佳肴。
兴义“刷把头”“刷把头”因成品形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而得名。做工精细,配料讲究,以其鲜香馥郁的风格,使食者辨香辣于舌上,食风情于席间,百余年来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年荣获贵州省首届风味名点小吃大赛一等奖。
在兴义城的向阳路边,有一爿保持传统风味的小吃店,以其经久不衰的地方特色,保持着它的知名度。这爿经营“刷把头”的小吃店,崛起于多年前。大抵是清同治年间,一位叫郑尚礼的老人从江西迁来,为了让这方人大快朵颐,别出心裁地创制了这种小吃;自然,他也因此一鸣惊人。而今,经营这小店的是郑尚礼的第四代传人郑光清,已年过六旬。
“刷把头”的制作全是手工操作,配料选料都很讲究。它以竹笋、瘦猪肉、面粉、鸡蛋为主料,取优质竹笋切碎,放入开水锅中汆两三次,再用清水冲五六次,滤干后用猪油烹出香味。竹笋,现在均用西双版纳的金钩笋。面皮是用面粉、鸡蛋、盐、清水凋匀,搓成小丸子,用木滚子擀成,状如荷叶,薄如粉纸。一斤面粉配三个鸡蛋,合成时,将剁碎的瘦肉先放在面皮上,肉上再放加工好的竹笋,然后用手捏拢,成品的外形底大颈细,顶端参差,有点自由分开的摸样。成型的刷把头放入蒸笼以后,置猛火上蒸五六分钟即可。蒸熟的刷把头色泽淡黄、油亮、引人食欲。与刷把头匹配的蘸水,用鸡汤、油浸胡辣椒面、酱油、葱花兑成。食用时,将蘸水淋入馅内,慢慢浸透,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鸡肉汤圆邹家鸡肉汤圆特制的鸡肉馅咸汤圆,糯米面一点也不粘人。以鲜滑爽口,“众家皆甜,唯我咸鲜”的独特风味,迎得省内外顾客的赞誉。邹家小店的汤园,以鸡肉为陷,灌鸡汤、点花生酱,鲜香爽口,别具一味。
贞丰糕粑糕粑,是贞丰有名的地方名特小吃之一。糕粑的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投资小,见效快。
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
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装上,并轻轻刮平,然后将小蒸甑放入专制的烧有沸水的锅中蒸熟后即制成糕粑。它外形纯园,松泡似雪,糕馅精制,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泽分明。主要用料有:香米、糯米、白砂糖、天然绿色紫米饭叶、黄米饭花、纯净水等。
贞丰糕粑过去一般只在“七月半”的时候才做,作为节日人们敬奉老人的供品。而现在是一年四季都在做,人们特别喜欢食用,特别是城镇有谁家“开财门”或是农村哪家建房等,都用糕粑作为伺神祭典的供品,并赋予它象征“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誉。该产品共分五层:中间为黄色,二、四为紫色,最外两层为白色。特别是在三岔河望湖宾馆、纳孔民族村享有名气,贞丰有名的熊记糕粑,是民国初一位名叫杨陈氏的老人传承下来的。它价格实惠,是赠送亲朋好友的好礼品,主要销往的地方是兴义、安顺、贵阳、北京、澳大利亚等地区。
酱香麻辣羊肉粉贵州大家多听过了遵义的羊肉粉,其实兴义也有养在深闺的美味小吃,兴义羊肉粉。我之所以叫它酱香麻辣羊肉粉,是因为它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羊肉粉,加上了兴义独特的辣酱,我觉得兴义羊肉粉的独特美味全在这个酱,另外它还有很多花椒,麻辣十足。羊肉没有臊味,可放心食用。调料有泡萝卜丁、香菜、薄荷等。呵呵,这个算兴义人最自豪的小吃了,花溪牛肉粉来兴义开分店不到一个月就垮台了。
舒记杠子面“舒家杠子面代代相穿,全部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在文革期间险些失传,改革开放后重新大放异彩”等等,“取精面按比例放鲜鸡蛋和匀,杠子压多次,切成细丝面条,煮面一次一碗起锅,用鸡汤调配。面细筋好,入口鲜香。”----面有三种口味,传统,辣鸡,肠旺。
三合汤黔西南著名小吃,摊馆必备,居家常食。在糯米饭内放适量本县特产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酱油、醋、葱、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掺入鸡汤或猪脚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狗肉黔西南狗肉之味美在于选料讲究,为保证狗质味,总结出“头黄二黑三虎斑,自狗肉味最平淡最平淡”的歌廖。狗杀后砍成几大块,放入纯罐中清炖,然后剔除骨头,再将肉加生姜、砂仁、食盐、草果等文火烧炖后捞起置于铺品之上。吃狗肉更是十分讲究,主要把炖好的狗肉切成薄片然后放到一小锅,再舀进原汤,拍碎一两小块生姜,加进一些大葱段,再煮进一些白菜。最讲究的是蘸水,放进辣椒面、蒜泥、姜末、花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盐、汤油、原汤、薄荷等,薄荷是最重要的香料,有了它狗肉才有了独特的风味。
贞丰糯米饭原料及配料:上等糯米,猪瘦肉,猪油、菜油、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适量。具体制作方法: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5个小时,滤去水分入屉大火蒸3个小时,中间要经常把糯米用筷子扒散,使其蒸得软硬均匀,出屉下在炒锅加猪油翻炒均匀,锅中留油改文火保持一定的温度备用。2,瘦肉切成长条约克一块大小,用八角、回香、花椒、桂皮、盐、酱油、腌渍四至五天,拿出去掉香料,锅下菜油烧至6成热下肉块炸至半干。滤油晾冷后切成薄片备用。3,酸萝卜切成小丁、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捞出滤干水、海带切成细丝、葱切成葱花。4,食用时将糯米饭盛在碗内,放上肉片、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拌均匀即可。风味特色:米香肉酥,油而不腻,味浓爽口。为贵州贞丰县的传统风味美食。制作要点:糯米饭不能蒸得太软,以稍稍硬一点为好。
贞丰珉谷皮蛋皮蛋是贞丰珉谷镇的名特食品,制作历史悠久。以当地麻鸭蛋为原料,士碱、石灰、老茶叶、盐及井水拌成灰泥包皮蛋。制作出的皮蛋具有独特的风味。近儿年,珉谷皮蛋远销安顺、贵阳、云南、广西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紧俏。
望谟虾巴虫虾巴虫是一种生长在河中石头下的水生物,扁长,有节,两侧对称有脚,头部有钳,有黑色、棕色两种,乍看有些吓人,捉时还要讲究技术。煮虾巴虫时,要先放些食盐,使其吐出肚中的污物,然后用菜油炸脆,味道可口,是很好的下酒菜。虾巴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堪称望谟的土产名食,布依人称之为“河参”
剪粉剪粉,是颇受黔西南人民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尤以安龙红油剪粉最为著名。在车站、桥头、十字路口、行道树下,经常摆着一个个剪粉摊子。望着粉摊上那一堆堆白生生、软绵绵的粉皮,外地人也许会感到好奇:此粉怎么叫“剪粉”呢?其实,做剪粉用的粉皮,贵州不少地方都有,系用上等大米制作而成。其制作程序,是先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干稀适中,然后把米浆舀入特制的铝制盘内荡平,再放进锅里蒸熟。蒸粉时需要猛火,盘子里也常涂些清油,以使粉皮易于揭下。蒸熟的粉皮,白中透青,芬芳柔润,韧性极好。与外地不同的是,将粉皮卷裹起来后,安龙人通常不用刀切,而是用大剪刀剪成比筷子稍宽的薄条,故把此粉取名为“剪粉”。
剪粉在吃法上,有凉吃和热吃两种。无论是凉吃还是热吃,作料都很讲究:把剪粉放入碗中后,随即加上葱花、芫荽、油辣椒、花生米(或油炸黄豆)、大头菜末、姜汁、蒜末、酱油、香醋等,然后拌匀,色香味俱全,清爽可口。这样的剪粉,辣乎乎,滑溜溜的,往往吃了一碗不过瘾,还得品尝第二碗甚至第三碗哩!
贞丰蒸钵贞丰蒸钵出自贞丰县挽兰乡一个叫窑上的地方。该地制作陶器已有年的历史,村里的农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虽然熟练程度各有不同,却无一不会制作陶器。因蒸钵美观、大方、实用,被人们称作陶制品中的骄傲,曾远销广西、云南和我省其他市州。
贞丰蒸钵表层上有会黄色的釉,由三个部分组成:外面一层,高不盈尺、筒状,直径7寸左右,上口略大,下口突收,可平稳置于锅盆之中;内里一层,是存放被蒸食物的地方,如鼎锅状,边沿略宽,搭于外层上口而不出,近上沿处有四个小指大的圆孔,如锅中水沸腾了,蒸气就从这儿涌入;第三部分是盖,形似坦碗又非坦碗,顶部有一凹处,可盛小半碗水,盖的边与内层外口一般大小,平整贴实,不用担心蒸汽从这里外泄。如果是蒸鸡,而主人又喜多喝鸡汤,待鸡肉半熟时,在顶盖凹处盛些冷水,锅内蒸汽遇了冷就凝聚起来,然后滴落下去。上面凹处的冷水变热冒气,就倒了再换,如是多回,那汤盈盈地覆了鸡肉,抖些胡椒粉和少许食盐进去,轻轻地搅拌一会儿,再盖了盖略蒸片刻,鸡汤味极其鲜美。
贞丰蒸钵蒸出的鸡肉与清炖或高压锅蒸出的鸡肉截然不同,抿而可化;因是蒸馏水聚集的结果,鸡汤也醇正得多。体质弱或年纪大的人,倘若要蒸鸡补一补身体,贞丰蒸钵是最好不过的蒸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ly/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