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兴义市 >> 兴义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我的疗休养之旅贵州游记之兴义刘氏庄园

来源:兴义市 时间:2019-12-18

我们在贵州旅游的最后一天,旅行社的安排是去游览兴义的刘氏庄园。

行前查百度得知,刘氏庄园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城南2公里的下五屯,占地70亩。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同治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族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也是我国地主、军阀私家庄园的代表之一。刘氏庄园为民国初年在贵州政坛显赫一时的督军、省长刘显世和游击军司令、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祖居,其建筑特征既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又有清代南方民居的特色,是贵州省内一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

原来,一路上导游小孙说过几次的“一寸土、一寸金,一坝走出三将军”(兴义旧时称“黄草坝”)其中的两个将军(刘显世和刘显潜兄弟二人)就是从这座刘氏庄园走出的。

百度上的另一种说法,“三将军”是指民国时期从兴义走出的对贵州乃至中国近代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历史风云人物刘显潜、王电轮和何应钦,也不知哪个说法更符合历史,估计连兴义的导游美女们也搞不灵清。

大巴车在狭小的街道里七拐八拐,终于驶进了“刘氏庄园”的停车场。下了车,远远地就能看到“屯堡”大门上的匾额写着“永康堡”三个大字。我想,取名“永康堡”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子孙后代永远健康,家族后裔薪火传承、保住家业、更加兴旺发达吧。

近观屯堡,果然是一幢古朴又略带现代元素的建筑,石头砌成的墙,弓形的石拱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造型逼真的石狮子,大门右边竖挂着块小匾,上面有“刘氏庄园陈列馆”几个字。

石狮子虽然都有些残损,但体形硕大、神态生动、雕工精湛。我此前曾见过了很多北方和江南古居门前的石狮,印象中尚难有与其媲美的。雄狮的前脚踩着一只绣球,既象征着权力,又象征着一统天下;雌狮的左足抚弄着一头小幼狮,既象征着子嗣昌盛,又象征着母仪天下。

进入大门,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儿建筑。

随行的导游小孙似乎不太熟悉刘氏庄园的相关知识,特意为我们请了一位陈列馆里的导游。不一会儿,一个穿着民国服装的姑娘从外面向我们走来,只见她上身着浅蓝色的偏襟小褂,下配玄青裙子,清纯、端庄、淡雅,让我联想起曾经看过的许多描写民国时期的电影和电视剧。

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了忠义祠。忠义祠始建于清同治三年(年),年毁于大火,年刘官礼(刘显世和刘显潜的父亲)筹金重建。由前厅、两厢及正殿组成,正殿门前八棱石檐柱,饰竹节为棱,圆形柱础。自明朝以来,江南民居柱础更多地采用石质,其功能既防水、防腐,同时也起到加强装饰的作用。清末民初,又广泛吸收了西式建筑之长,将柱础加高,以便刻石记事和撰联。

两柱顶端承接垂柱处,迎面刻伏身昂首石狮各一只。石柱四面分刻楹联,正面联为“结团体成军,乱自此定;为同胞流血,殁有余荣”。内侧联为“未领司农一饷,未受武库一兵,相友相助相扶持,全凭耿耿血忱倡明忠义;战争者十余年,战殁者数干众,为日为星为河岳,长觉凛凛生气炯照髯眉”。

刘氏家族自祖辈本为了保家护院而建立团练,无意间却卷入了朝廷与起义者的斗争,无奈,为求自保不得已被政府利用。

细品此联,感觉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种自我吹嘘、表功炫耀和对清廷的幽怨之气。我想此幅对联如果刻在某个“抗日英烈纪念碑”上或许更适宜一些。

导游讲解了一段之后,提了一个问题:“这里的柱础像什么?”

我们团队里马上有人回答:“南瓜”

“对,为什么用南瓜做柱础?”

……我们都回答不出。

“南(难)瓜,就是难以瓜分的意思,因为传统观念,封建大家族不希望子孙们分家”

原来如此!又长知识了。

步入宗祠内堂,门的右侧有一木匾,上刻“智仁勇”三字。

这块木匾是当年兴义县乡立永康小学的校训,“智仁勇”出自《论语》里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所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不禁让我回忆起上小学时烂熟于心的毛主席语录:“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再往里面走,见一座石雕马。

马鞍处镌刻着“道光十三年”和九位石匠的姓名,马的左前蹄踏一只小狗。

导游让我们仔细观察踏在小狗身上马蹄的形状,果然发现牠并不是用足掌狠力踩踏,而是用蹄背(踝关节)轻轻地逗弄小狗。

“石本有灵,凿之即现”,好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古人将人世间的和睦友善精神和快乐活泼的生活情趣寓意于动物石雕之中,让我颇为感动。

转过身来,又见玻璃罩内的一块木质匾额,上书“克缵前绪”四字,上款“渊老建祠落成纪念”,下款“军政部长何应钦敬”。

“缵”,继也,出自《说文》,“缵绪”,《礼记·中庸》解释为继承世业。我想何应钦当时写送这块牌匾意思可能是希望刘氏后人继承前辈未竟的事业。何应钦不仅是贵州兴义人,更是刘显世胞姐刘显屏的女婿。何是蒋介石的亲信,官至陆军总司令,军政部长,然在我印象中何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也没指挥过什么有影响的抗日战役,其留给世人印象较深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仪式上的国民政府总代表,但是照片显示他当时居然给投降的日本鬼子鞠躬,不仅让当年的国人气愤,更为今人所诟病。

何应钦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的婚姻,他的夫人王文湘是刘显世的外甥女、王文华(即“一坝走出三将军”之一的王电轮)的妹妹。王文湘终生不育,众人(包括王文湘本人)都劝何应钦纳妾,他却坚决不就,从一而终,只是把侄女过继为女儿,陪伴他们夫妻,养老送终。

近年来不知何故,媒体竟然以“抗日不能抹杀国民党的功绩”为由,大肆宣扬国名党将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旅游、财政收入等所谓政绩,也故意夸大他们的“英雄事迹”,甚至斥巨资修缮这些人的故居。更有甚者,居然还要给某些曾经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刽子手树立塑像?!

又扯远了,也许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同一个问题,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的。

墙壁上的一幅字画让我留意,这是刘官礼年在兴义“笔山书院”写的。

年,刘官礼以团防局历年积存的10万两白银重建了笔山书院,他又花重金诚聘省内外多位举人来笔山书院执教,并大量购买书籍。

驻足默念:“红日已西斜,笑看云霞。玉龙鳞散满天涯。我盼春风来万里,吹尽瑶花。世事莫争夸,无念非差。蓬莱仙子挽云车。醉问大罗天上客,彩凤谁家?”

以客观、历史的角度看,刘家虽是以武力强霸起家,但是能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在义兴地方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确实为乡里乡亲做了一件好事。

我觉得书法尚不敢恭维,词却很有些韵味,个人比较喜欢“红日已西斜,笑看云霞。”和“世事莫争夸,无念非差。”二句,也许是年龄和心态的原因吧,一时间竟生出了些许共鸣。

跟随着“民国小姑娘”导游的引领,我感觉就好像时间也一圈一圈地退回到了似乎并不遥远的清末民初。走出忠义祠,过一院落和“八间房”(团练兵勇的集体宿舍),便来到了一座碉堡炮楼式建筑。据导游介绍,这座城垣炮楼建于清咸丰十—年(年),为双层楼堡,地下设有暗室,用于囤粮、储械。在此曾发生过多次重大战斗,刘氏团练凭借这座坚固的城堡顽强抵抗,围攻者终未能克,被迫而退。

据史料记载,刘家兄弟个个体格魁梧、膘悍有力、喜欢习武、性情粗暴,他们承继父业后,练勇办团,联合乡绅,勾结官府,称霸一方,建立了兴义刘家小王朝。刘氏家族就是在率团练参与镇压回族起义、广西会党(太平天国性质)等战斗中屡建奇功,倍受清政府赏识,才一步步从地主乡绅踏上了清政府日渐腐朽没落的政治舞台。

炮楼的一层摆放着一些刘氏办团练时兵勇们练武的器材装备,登上二楼,见炮楼的石壁厚度约有一米,枪眼、炮口高低错落,分布有序,每个孔洞都是内大外小,易于瞭望、射击。下楼回望,墙楼相连,沉稳坚固,楼窥三方,确实利于扼守。

炮楼的后面便是刘显潜的“督办府”——一座与众多古民居大同小异的四合院,想当年一定也是高墙壁垒、戒备森严。

出督办府,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花厅”。花厅面阔五间,宽敞高大,是刘氏接待宾客和商议事情的所在,又称“议事房”,其枋额遍饰木雕,浮镂并用,做工考究,华丽又不失质朴,与忠义祠、督办府等构成刘氏庄园主要建筑群体,风格协调,雍容典雅。

进入花厅,果然被布置成了一间会议室。

据导游介绍,解放初期,以刘显世的儿子刘范吾为代表的兴义地方顽固派势力贼心不死,妄想着蒋介石反攻大陆成功,他们似乎已看到恢复失去“天堂”的曙光。刘范吾曾召集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军、政、宪、特人员和兴义地方封建势力代表以及广西部分流动武装,就在这间“花厅”召开会议,组织了所谓“黔桂滇反共救国军”,自任总司令,并发动了武装叛乱。“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其结果自然被政府平叛、镇压。

花厅外面好像是刘氏庄园的后花园,一株百年缅桂挺立其间,柔和的秋日从树枝的缝隙里洒落在石板小路上,石桌、石凳上,留下斑驳的树影。

后花园里有个水池,导游说主要是为了消防而建,兼而为了美化庄园环境。

近观,白石护栏,造型古朴,采用浮雕和透雕技术而成,很是精美。每根柱头上都雕刻有一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均有其象征意义。

导游特意让我们看一块雕刻精美的栏板,介绍说,这是一幅山水画,其中有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还有一个正在练太极拳的古人。环顾整座花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无一不增添了园林建筑的艺术情趣,也无不彰显了庄园主人的文化修养。

走出后花园,导游的讲解也就“到此结束”了。同伴们陆续走出了刘氏庄园的大门,我却意犹未尽,独自一人继续在空寂的院落里寻觅。我恍惚觉得,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部有故事、有内容、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书籍”;每一片房瓦都沉积着一段古老的或悲壮、或痛苦、或温柔、或美妙的记忆。然,刘氏家族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名利宠辱……早已随风而去。一切终归于平静,一切终归于初始,一切终归于尘土,就如同人的生和死。

同伴催促我上车的电话又响起了,我只好离开。

回宁波以后,于某日翻看刘氏庄园的照片,忽有感,得一首。

《游兴义刘氏庄园》

日丽风和下五屯,

永康城堡扣刘门。

坚墙利炮难安保,

悔未含饴弄子孙。

红日西沉知渐落,

江湖称霸黔水浑。

毁誉宠辱皆消散,

富贵繁华迹残痕。

图文

麻醉科单闯

编辑

张钰琳

责任编辑

钱序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头上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yizx.com/xysms/5743.html